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首的意思、马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首的解释

(1) [head of a horse]∶马头

(2) [head of the general's horse as guide]∶指作战时主将的马首所向

马首裂。——明· 魏禧《大铁椎传》

瞻余马首。——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详细解释

(1).马的头。《仪礼·士丧礼》:“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2).马的前面。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知顿使给事中 韦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壶,跪献於马首者数四。”

(3).马首所向。指策马前进。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鸣鷄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 明 张以宁 《有感》诗:“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风秋冷黑貂裘。”

(4).所骑的马。借以敬称他人。 唐 戴叔伦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诗:“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宋 苏轼 《与韩昭文》:“边徼往还,从者殊劳,日望马首,但迂拙动成罪戾,恐不能及见公之还而去耳。”

(5).指蚕。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六:“蚕为马首。”参见“ 马头娘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首"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动物本体 指马的头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此为本义,常用于描述马的形体特征,如"马首高昂"等具象表达。古代医典《齐民要术》记载马首骨骼可入药,体现其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二、方位指引 引申为行进方向的代称,源自古代车马文化。《周礼·夏官》郑玄注将"马首"解作"犹向导",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此用法多见于军事文书,如"按马首所向布阵"等战术术语。

三、器物构件 特指古代战车辕端饰件,考古发现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据《中国青铜器全集》著录,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马首辕饰,其造型工艺印证了《考工记》"辕端持衡者"的文献记载,具有重要文物研究价值。

四、成语典故 "马首是瞻"作为固定短语,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该典故经《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考订,原指古代战争中的阵前指挥方式,现多比喻服从指挥或追随别人行动。

网络扩展解释

“马首”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指代:指马的头部,如《仪礼·士丧礼》记载“门外见马首,不哭”,韩愈诗句“谁劝君王回马首”均直接描述马的头部。
  2. 方位指向:在军事场景中特指主将坐骑的朝向,象征军队行动方向。如明代魏禧《大铁椎传》“马首裂”、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中“瞻余马首”均体现这一用法。

二、引申含义

  1. 权威象征:衍生出“马首是瞻”的成语,比喻追随他人行动。如的造句“沈石成为大师兄后,众人以他马首是瞻”,体现对核心人物的服从。
  2. 敬称代指:古代用“所骑的马”代指骑马者,引申为对他人的尊称(如释义第4条)。

三、特殊语境

  1. 文学意象:唐代李德裕《次柳氏旧闻》中“跪献于马首”描绘了献礼场景,此处“马首”暗含对君王的尊崇。
  2. 现代比喻:当代语境中可指事物的核心部分,如提到“红领员工以党马首是瞻”,将词义扩展至组织关系中的领导地位。

此词在不同历史文献中的多重含义,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从实体到象征的语义演变过程。

别人正在浏览...

摽题鼻息如雷波臣插口承欢惩诫穪述从俗就简从葬黛痕道长争短刀痕點滴刁天决地地龙肥城飞镝奉元赶闹子共进觥盂鸿臣秽荟活龙鲜健胡扑掩驾鵞角槎焦竭精摇饥驱叩门积善刊修老头皮戾悍陵火岭徼没空生有谦巽清净青虾气虚缺事人命乳雀晒曝笙竽世调食褐使酒駡座书帐宋文俗机唐窖天呀铁懒退智乌亮无理式五牛旗小摊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