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风来的时间和方向。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之一:“而 轩 乃答云:‘风讯不顺飘过。’乃是与 闽中 狡商巧説词理,许令过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载了一家,上了海船,看了风讯开去。”
风讯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字面本义:风带来的消息
此义项由“风”与“讯”二字组合而成。“风”指空气流动的现象,“讯”指消息、信息。因此,“风讯”最直接的含义是指风传递来的信息或消息。在古代信息传递不便的背景下,风有时被赋予了传递远方音信的功能,如通过风声、风带来的气味等感知外界情况。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侧重于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表述。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第12卷,第855页;《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92页。
引申义:指风信、风候,即风的情况或消息
这是“风讯”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和核心的含义。它特指关于风的方向、风力大小、出现时间等具体气象信息。尤其在航海、渔业、农业、航空等对天气敏感的领域,“风讯”是重要的气象情报,用于判断航行安全、作业时机或气候变化趋势。例如:“渔民出海前需密切关注风讯预报。”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92页;《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第1356页。
综上,“风讯”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指风的信息,既包含文学化的“风传来的消息”之意,更侧重于实用性的“关于风的具体气象情报(风向、风力等)”。其使用语境多与天气、气候预报及依赖风况的生产活动相关。
“风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风来的时间和方向,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气象相关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气象学定义
指风的具体信息,包括风向、风速及出现的时间段。这一用法常见于航海、农业等需要关注天气变化的领域,例如宋代苏轼在《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中提到“风讯不顺飘过”,即指风向不利于航行。
引申含义
部分文献将其引申为“风一般的迅疾消息”,但此用法较为少见,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古代文献
诗词引用
宋代张蕴《楝花》中“江南四月无风讯”,以及吴文英“雁边风讯小”等诗句,均以“风讯”暗喻季节或自然变化。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古籍、诗词或特定专业领域(如气象学)。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或苏轼相关文献。
安阜牓门卖官备辜碧酒并夹栟闾逼壤婢使鼻涕虫财产保全蚕术乘蹻重九译酬志春耜纯素寸头道听途说涤耳分担嘎嘣隔情宫紫顾锡黄鹂尽心蠲使俊弼拘狭裤衩亏退魁跣良农联联连作瞭望台临难不屈砺世磨钝利养笼门龙尾砚龙眼鲁阳子眉尾没账门壻内刚期房柔同杉木师辅太漠五更屋架无媿纤纩舷门小宰膝步洗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