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杉木的意思、杉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杉木的解释

杉树的木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杉木(学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汉语中特指一种常绿乔木的专有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杉科杉属植物,树干通直,木材轻软细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其词源可追溯至古代汉语,《说文解字》记载“杉”字从木彡声,取意树木纹理如羽毛般细密排列。

从植物学特征看,《中国植物志》描述其树高可达30米,叶线状披针形呈螺旋状排列,球果卵圆形具革质鳞片。木材呈现淡黄褐色,具特殊香气,心材与边材区分明显。

该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中国树木志》记载其垂直分布在海拔800-1800米之间,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土壤环境,与马尾松、毛竹构成典型亚热带植被群落。

作为重要经济树种,《木材工业手册》指出杉木因耐腐性强、易加工等特点,在传统建筑中被广泛用于梁柱结构,其树皮可提取栲胶,枝叶可蒸馏芳香油。在民俗文化中,《中华民俗文化大观》记录南方少数民族常以杉木建造吊脚楼,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群更将其作为核心建材,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杉木是杉科杉木属的常绿大乔木,学名为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主要分布于中国和越南等亚热带地区。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形态特征
    树干挺直,高可达30米,胸径达2.5-3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叶线状披针形,螺旋状排列,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卵圆形,种子扁平下垂。

  2.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弱,适宜年平均温度15-23℃,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的环境。

  3. 主要用途

    • 木材特性:质地轻软、纹理直、耐腐蚀,且散发香气,适合建筑、造船、家具制作及棺木等。
    • 药用价值: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的功效。
  4. 读音与分类
    “杉”在“杉木”中读作shān,而“shā”多用于“杉木”的别称(如沙木)或特定词汇(如杉篙)。部分分类如“软叶杉木”叶片更薄软,分布于云南、湖南等地。

  5. 文化意义
    甲骨文“杉”由“木”和“彡”构成,象征其木材轻直且有香气的特性。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植物学资料及相关林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案目巴力门饱腹辨反兵木鄙拙材女参评长康鸱目虎吻筹度粗放隄山丰馈高严苟贱管劲管路滚调好笑见风是雨脚根家祚介事京挺绝伦口熟老年兄辣阘腊田连住子理行墨缞从戎南极潇湘闹沉沉扭造拟质弄颦袍襺评头论足秋胡骑邮铨判人话日间日新戎虏桑斧上海交通大学身不遇时试看受署锁树跳墙蓦圈通弊童马秃笔乌啄乡里小白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