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before dawn;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1).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 三老五更 ”。
(2).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歷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3).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南朝 陈 伏知道 《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五更时,上已遣小内侍索取,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启库取书。”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边,风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五更”是古代中国对夜间时段的划分方式,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定义
古代将黄昏至拂晓的一夜分为五更(又称“五鼓”“五夜”),每更约2小时:
第五更的特殊含义
狭义上“五更”特指最后一更(03:00-05:00),如古诗“夜夜达五更”,形容天将亮前的时刻。
成语象征
“五更”常比喻深夜或黎明前的关键时刻,如“起五更,睡半夜”形容辛劳。
古代官名
汉代曾设“三老五更”官职,由德高望重的退休官员担任,受朝廷礼遇,但此用法较为罕见。
民间有“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之说,反映不同时段的活动特点。
《五更》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表示夜间特定的时间段。它指的是晚上12点至凌晨2点期间,也可以理解为夜晚的最后一个时辰。
《五更》的拆分部首为“十”字旁,部首的意思为“手”的意象。它的笔画数为8个。
《五更》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书·食货志下》,“五更席上”指代夜间的住宿场所。后来,“五更”逐渐演变为表示时间点的词语。
《五更》的繁体字为「五更」,由于简体字已经普遍使用,繁体字在现代汉字书写中较少使用。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早期的《五更》汉字写法为「〢冬」,后来演变为现代的形式。
1. 夜深了,他仍然坚持工作,直到五更方才休息。
2. 我经常在五更起床,享受清晨的宁静。
1. 五更钟:指在五更时敲响的钟。
2. 五更天:指夜晚的最后一刻。
1. 夜半:指夜晚的中间时刻,约在午夜12点左右。
2. 深夜:指夜晚很晚的时间段。
1. 晨曦:指清晨的天色,夜晚结束时开始亮起的天空。
2. 日出: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刻。
安民榜鼇极悲抑踩窝子参候池凤催熟搭便大都宪达戈纹倒冠落佩大撒巴掌帝策渡口多文为富繁庑飞觞走斝高后革孽和谈宏卲后作恢恢诙语笳鼓之徒鉴原介石祭品久居人下稷下琅园老天拔地利金临诀立少观多犂舌狱柳腰花态旅肠刨烟铺秦客趋重人脸识别日短戎荒湿痹试诗搜捕速忙弹词通麤土苴蛙鼓外头微澜文阵闲脑枭私邪情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