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略的意思、封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略的解释

(1).封界;边境。《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晋书·天文志下》:“翼又 楚 分野, 孙权 封略也。” 唐 刘禹锡 《谢贷钱物表》:“昨以封略未寧,干戈犹动, 寿春 固垒以备盗, 淮 甸兴师以扞奸。” 宋 苏轼 《策别二十二》:“方 西戎 之叛也,天子非不欲赫然诛之,而将帅之臣,谨守封略,收视内顾,莫有一人先奋而致命,而士卒亦循循焉莫肯尽力。”

(2).霸占。《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二宫诸王,悉不得营立屯邸,封略山湖。” 胡三省 注:“ 杜预 曰:不以道取曰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封略”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主要角度解析,结合古籍文献与现代释义:

一、基本含义

  1. 封界/边境
    指国家或领地的疆域边界,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封略之内,何非君土”,强调君主对领土的统治范围。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中也提到“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进一步印证其疆界之义。

  2. 霸占
    指以不正当手段侵占土地或资源。例如《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载:“封略山湖”,胡三省注解为“不以道取曰略”,说明此含义带有贬义,强调非法占有。


二、引申含义(成语用法)

现代词典中,“封略”被解释为以权谋私、利己主义的行为,特指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或集体之上。这一用法可能源于古代诸侯为私利扩张封地的历史背景,后演变为对自私行为的批判。


古籍例证对比

含义 例证文献 原文引用
封界/边境 《左传》《晋书》 “封略之内,何非君土”
霸占 《资治通鉴》 “封略山湖”

注意:不同语境下需结合具体文献判断词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资治通鉴》等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封略(fēng lüè)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封闭、禁锢、限制等意思。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封字旁,右边的部首是略字旁。封字旁是由尸字旁和缶字旁组成,代表封闭的意思;略字旁由刀字旁和各字旁组成,表示切割、减少的意思。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造形演变。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封字的写法是围绕一个方块,并在方块上方画上一条水平线;略字则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部分是刀字,右边的部分则是各字。这种古代汉字写法的形状与现在的汉字略有不同。 以下是《封略》这个词的例句: 1. 这个地方被封略了,进不去。 2. 政府采取了封略措施,限制了某些行为。 组词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加上合适的前缀和后缀,例如:封闭、封锁、禁略等。 与封略相近的词汇有限制、阻碍、隔绝等,而反义词则包括开放、放松、解禁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