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谨疾的意思、谨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谨疾的解释

谓慎重对待疾病。语本《论语·述而》:“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颖达 疏:“君子敬身安体,若偶婴疾病,则慎其药齐以治之。” 明 吴宽 《谨疾箴》:“ 孔子 谨疾与齐、战同,匪疾是谨,惟德之崇。” 清 唐甄 《潜书·厚本》:“使人恃医而不谨疾,以至於丧其身者,必子之言也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谨疾”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慎重对待疾病,强调以谨慎的态度处理健康问题。以下为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该词由“谨”(谨慎、慎重)和“疾”(疾病)组成,字面意为“谨慎对待疾病”。其内涵不仅指生病后慎重用药治疗,更包含日常对身体的养护和预防意识。

  2. 出处与背景
    源自《论语·述而》中孔子所言:“子之所慎:齐(斋戒)、战、疾。”孔颖达在疏注中进一步阐释:“君子敬身安体,若偶婴疾病,则慎其药齐以治之。”说明儒家将疾病与斋戒、战争并列,视为需严肃对待之事。

  3. 历史引用与延伸

    • 明代吴宽在《谨疾箴》中强调:“孔子谨疾与齐、战同,匪疾是谨,惟德之崇。”将健康观念与道德修养关联。
    • 清代唐甄《潜书·厚本》批评过度依赖医术而忽视自身保健的行为,指出“使人恃医而不谨疾,以至于丧其身者”,进一步深化了该词的警示意义。
  4. 现代意义
    如今,“谨疾”可引申为对健康的全面关注,包括预防疾病、科学治疗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体现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的融合。

该词从儒家慎行思想出发,强调以敬畏之心对待身体与疾病,具有历史深度和现实指导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二

谨疾

谨疾(jǐn jí)是一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待疾病或伤痛的小心谨慎。拆分部首是言和疒,总共有11个笔画。

《谨疾》一词源于《诗经·秦风·终黎》,原意指对待疾病时要小心谨慎。在古代文字中,谨疾以「謹疾」的形式出现,是一种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独特,很多汉字的形状与现代有所差别。例如,《谨疾》一词中的「谨」在古代写法中是「謹」,字形较为繁复。而「疾」在古代写法中是「疒+矢」,表示疾病迅速而来。

以下是《谨疾》的例句:

1. 他对待疾病非常谨慎,从不敷衍了事。

2. 在面对伤痛时,我们应该谨疾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谨疾」两个字可以进行组词,例如:

1. 谨慎(jǐn shèn):对待事物小心谨慎。

2. 机警(jī jǐng):聪明敏捷,反应敏锐。

「谨疾」的近义词有:

1. 小心翼翼:形容对待事物或行动非常谨慎。

2. 谨慎小心:形容对待事物或决策十分谨慎,不敢大意。

「谨疾」的反义词有:

1. 草率大意:形容对待事物或决策马虎草率,不经细思。

2. 粗心大意:形容思考或行动时马虎,缺乏细致。

别人正在浏览...

晻濭白翁不请之法残腊村邑达僚点菜负犯负寃高翔各人槅扇鸽子笼公路毫锥黑绳黄矢缄保惊羡惊悦进纳锦竹寄谢跼踖孔穴口碜叩门莲根丽冶乱琼碎玉骡马大会露朴笢笏母忧内紧外松贫瘁平乐品头评足敲锣放砲欺弄憩歇趣役人奴容头过身三戒沈身诗敌豕腹试花逝息死重泰山沓来特典推怀吐駡硙碾五色仙台秘府晓答消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