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的意思、定慧的详细解释
定慧的解释
定学与慧学的并称。定,禅定;慧,智慧。《法华经·序品》:“佛子定慧具足。”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既将慕幽絶,兼欲看定慧。”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而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而定?”参见“ 三学 ”。
词语分解
- 定的解释 定 ì 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定稿。定数(?)(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使不变动:定案。定罪。决定。确定。 平安
- 慧的解释 慧 ì 聪明,有才智:聪慧。智慧。颖慧。慧黠(聪明而狡猾)。慧心。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定慧”是佛教核心概念,源自戒、定、慧“三学”体系,指禅定(定学)与智慧(慧学)的并称,两者相辅相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 定(禅定):指通过收摄散乱心意,达到专注、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强调“定”能摈除杂念,观悟真理,如小乘四禅、大乘百八三昧等修持方法。
- 慧(智慧):指通过观察、照见一切事理,获得对佛法的深刻领悟。慧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超越世俗的觉性,如《坛经》所言“慧是佛性本能的妙觉灵通”。
2.定与慧的关系
- 一体不二:禅宗《坛经》指出,定慧并非外在形式,而是“心本自然”的状态。定是心不被外境扰动,慧是佛性本具的灵明觉照,二者在修行中不可分割。
- 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佛教修行以“戒”为基础,通过持戒生定,再因定力开发智慧,形成递进关系。
3.实践意义
- 均等修持:定慧需均衡发展,如《法华经》强调“定慧具足”。若偏重禅定可能陷入沉空,偏重智慧则易流于散乱。
- 不离生活:定慧修持不限于打坐,而是“平常心”的体现。如《坛经》所言,在纷扰中保持心不动摇、觉照分明,即是定慧均等。
4.与“三学”的关联
作为佛教三学(戒、定、慧)的核心组成部分,定慧与“戒”共同构成修行体系:
- 戒:规范行为、语言、思想,为定慧奠定基础;
- 定:专注内心,净化杂念;
- 慧:通过觉照破除无明,最终解脱。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修持方法或经典依据,可参考《法华经》《坛经》等佛教典籍,或查阅中的扩展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定慧(dìng hu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心”,它们分别代表了“宀(mián)”表示房子或建筑物,“心(xīn)”表示心思、思想或意念。根据笔画顺序,拆分部首宀有3画,心有4画。
《定慧》一词源于佛教,它的意思是稳定和明智。佛教中的“定”指的是冥想或专注,而“慧”则表示智慧或洞察力。因此,《定慧》结合起来代表了通过冥想和专注来获得内心的稳定和智慧。
在繁体字中,《定智》一词保持相同的定义和含义。繁体字中的“智”表示智慧,与简体字中的“慧”类似。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定慧》可能有不同的写法。然而,根据《康熙字典》,《定慧》这个词在古代一般以现代标准字体写成。
以下是一些关于《定慧》的例句:
1. 通过冥想,他获得了内心的定慧。
2. 她的定慧让她能够在困难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决策能力。
3. 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定慧,使我们的行为更加理智和明智。
与《定慧》相关的组词有:定心(dìng xīn)、定力(dìng lì)等。这些词语都与内心的稳定和冥想有关。
与《定慧》相似的近义词是:定慧(dìng huì)、冥思(míng sī)、慎思(shèn sī)等。这些词语都表示思考和冥想的能力。
《定慧》没有明确的反义词。然而,如果想要指代相反的概念,可以使用诸如浮躁(fú zào)、无知(wú zhī)等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摆谱鲍林本务贬逐比至部费不浄不祥不圆彻听窜却摧锋大舅爷倒景大祥點穢砥砫端慤断织劝学读礼恶狠放心托胆过云雨寒汀潢洋惛愚火光缄愁浅浅僭溢焦灭集思广议眷宅开包刻砥蜡面列车员临难不避脔炙鹿辇愍伤慕尚评衡钱卜千迭碁灯榕径伞子赏适闩门闭户属统私道送解佃具桐木布僞书握别笑呷呷西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