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定慧的意思、定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定慧的解释

定学与慧学的并称。定,禅定;慧,智慧。《法华经·序品》:“佛子定慧具足。”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既将慕幽絶,兼欲看定慧。”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而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而定?”参见“ 三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定慧是佛教核心术语,指“禅定”(定)与“智慧”(慧)的合称,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修行者解脱烦恼、证悟真理的根本方法。其释义如下:

一、分释字义

  1. 定(梵文 Samādhi)

    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又称“止”。《佛学大辞典》解释为“心住一境而不散乱”,是扫除杂念、凝聚心力的修行功夫。

  2. 慧(梵文 Prajñā)

    指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又称“观”。《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定义为“通达事理,决断疑念”的觉照能力,强调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二、合义与佛学内涵

“定慧”代表修行的两大支柱:

三、典籍与权威释义

  1. 《佛学常见词汇》(释如一编)

    明确“定”为“止心于一境不散乱”,“慧”为“通达事理断除迷惑”,二者并称“二足”,喻为解脱之双翼。

  2. 《三藏法数》(明代佛学辞典)

    强调“因定发慧,因慧断惑”,定慧兼备方可成就菩提。

四、文化应用

在禅宗语境中,“定慧等持”指定与慧的平衡修习。唐代僧人道宣在《续高僧传》中评述:“非定无以生慧,非慧无以成定”,凸显其不可分割性。


权威参考来源:

  1.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1922年)
  2. 释如一《佛学常见词汇》
  3. 中国佛教协会官网《汉传佛教修学体系》
  4. 明代《三藏法数》
  5. 道宣《续高僧传》
  6. 《六祖坛经》敦煌本

网络扩展解释

“定慧”是佛教核心概念,源自戒、定、慧“三学”体系,指禅定(定学)与智慧(慧学)的并称,两者相辅相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2.定与慧的关系

3.实践意义

4.与“三学”的关联

作为佛教三学(戒、定、慧)的核心组成部分,定慧与“戒”共同构成修行体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修持方法或经典依据,可参考《法华经》《坛经》等佛教典籍,或查阅中的扩展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八尺龙鞭弭鼻衄布母繜觇侦赕罚诞虚抵面蠭蒙風榻凫臾趺足高真空广乐鬼域好仇荷包鸿图华构欢悰虎豹九关火劫奸匿褯子寄慨精英金籙云签酒排间基筑君主政体渴脗可蚤控拢寇儆累日连绵不绝烈祸霖潦率府面染摩玩暮去朝来内政泡立司刃铓搔头闪电娘娘商约睒瞲烧头炉香尸啓缌缞酥糖素姓蓊菶斡勒五帝车五律五事乌乌武弦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