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弦外音的意思、弦外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弦外音的解释

见“ 絃外遗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弦外音"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固定表达,通常写作"弦外之音",指话语或文艺作品中未直接明说、但能让人间接体会出来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其核心释义与权威来源如下:

  1. 基本释义与比喻义 指琴弦声停止后,仿佛仍在空中回响的余音。比喻说话或诗文没有明说而能使人体会出来的意思。该词强调通过含蓄、暗示的方式传达深层意图或情感,需要听者或读者用心揣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词源与构成 "弦外音"是"弦外之音"的简略形式。"弦外"指琴弦之外、音响之后;"音"指声音、意味。合起来意指超越字面或声音本身的隐含信息。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年。

  3. 典故出处 该词意蕴源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文学理论。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中"弦外之意,虚响之音"(虽未直接组合成词,但已蕴含此意),以及后世对音乐"余音绕梁"效果的描述,都强调了超越具象声音的意境美,后引申为语言表达的含蓄与暗示性。 来源:参考《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

  4. 语言学价值 "弦外音"体现了汉语表达追求含蓄、重意会的传统审美特征,是理解中国古典诗词、戏曲、绘画乃至日常交际中委婉表达的关键概念。它要求接收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语境理解能力。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书中多处论及古汉语表达的含蓄性与言外之意)。

网络扩展解释

“弦外音”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言语或文字中未直接表达,但通过暗示、隐喻或背景可推知的深层含义,类似于“言外之意”。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弦外音”源自古代音乐概念,原指乐器演奏时在琴弦振动之外的余韵或情感表达,后引申为语言中隐含的深意。例如,当人们说“他的话里有弦外音”,即指其话语中暗含了未明说的意图或情绪。


二、出处与演变

  1. 《礼记·乐记》:最早记载于“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描述音乐结束后仍有余韵,被郑玄注解为“遗音”即“弦外音”的雏形。
  2. 文学与语言:后世将这一概念扩展至文辞和日常交流中,强调通过含蓄表达传递深层信息,如诗词中的隐喻或对话中的暗示。

三、应用场景


四、同义词与辨析


五、权威补充

据汉典等资料,“弦外音”与“弦外遗音”为同源词,均指向间接表达的艺术手法。高权威来源(如)强调其“需通过观察与推测理解”的特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古典用例或现代扩展,可参考《礼记》原文或语言学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叭嗒白崖拔絜谤史惼懆才分璨瑳称作尘襟初发芙蓉恶惮法乳弓弧规言矩步果料儿含敛汉阴老毫猪惚恍谏训交领胛肢窝洁蠲记目卷舌音拉帮结伙励节菱盖流星掣电俚言乱亡落成典礼妙说淖衍凝立弄花旁搜飘茵随溷平信牵线轻鄙秦腔邱壑融暖桑弧神比失利税人四涂松鍼搜辑踏芳兔毫徒取痿疾危言耸听稳练无过吓魂台哮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