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的意思、定慧的詳細解釋
定慧的解釋
定學與慧學的并稱。定,禅定;慧,智慧。《法華經·序品》:“佛子定慧具足。” 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既将慕幽絶,兼欲看定慧。”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一:“古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而亂?今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而定?”參見“ 三學 ”。
詞語分解
- 定的解釋 定 ì 不動的,不變的:定額。定價。定律。定論。定期。定型。定義。定都(?)。定稿。定數(?)(a.規定數額;b.指天命;c.規定的數額)。斷定。規定。鑒定。 使不變動:定案。定罪。決定。确定。 平安
- 慧的解釋 慧 ì 聰明,有才智:聰慧。智慧。穎慧。慧黠(聰明而狡猾)。慧心。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定慧”是佛教核心概念,源自戒、定、慧“三學”體系,指禅定(定學)與智慧(慧學)的并稱,兩者相輔相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定(禅定):指通過收攝散亂心意,達到專注、不散亂的精神狀态。佛教強調“定”能擯除雜念,觀悟真理,如小乘四禅、大乘百八三昧等修持方法。
- 慧(智慧):指通過觀察、照見一切事理,獲得對佛法的深刻領悟。慧不僅是知識積累,更是超越世俗的覺性,如《壇經》所言“慧是佛性本能的妙覺靈通”。
2.定與慧的關系
- 一體不二:禅宗《壇經》指出,定慧并非外在形式,而是“心本自然”的狀态。定是心不被外境擾動,慧是佛性本具的靈明覺照,二者在修行中不可分割。
- 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佛教修行以“戒”為基礎,通過持戒生定,再因定力開發智慧,形成遞進關系。
3.實踐意義
- 均等修持:定慧需均衡發展,如《法華經》強調“定慧具足”。若偏重禅定可能陷入沉空,偏重智慧則易流于散亂。
- 不離生活:定慧修持不限于打坐,而是“平常心”的體現。如《壇經》所言,在紛擾中保持心不動搖、覺照分明,即是定慧均等。
4.與“三學”的關聯
作為佛教三學(戒、定、慧)的核心組成部分,定慧與“戒”共同構成修行體系:
- 戒:規範行為、語言、思想,為定慧奠定基礎;
- 定:專注内心,淨化雜念;
- 慧:通過覺照破除無明,最終解脫。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修持方法或經典依據,可參考《法華經》《壇經》等佛教典籍,或查閱中的擴展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定慧(dìng hu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心”,它們分别代表了“宀(mián)”表示房子或建築物,“心(xīn)”表示心思、思想或意念。根據筆畫順序,拆分部首宀有3畫,心有4畫。
《定慧》一詞源于佛教,它的意思是穩定和明智。佛教中的“定”指的是冥想或專注,而“慧”則表示智慧或洞察力。因此,《定慧》結合起來代表了通過冥想和專注來獲得内心的穩定和智慧。
在繁體字中,《定智》一詞保持相同的定義和含義。繁體字中的“智”表示智慧,與簡體字中的“慧”類似。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定慧》可能有不同的寫法。然而,根據《康熙字典》,《定慧》這個詞在古代一般以現代标準字體寫成。
以下是一些關于《定慧》的例句:
1. 通過冥想,他獲得了内心的定慧。
2. 她的定慧讓她能夠在困難的情況下保持冷靜和決策能力。
3. 修行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定慧,使我們的行為更加理智和明智。
與《定慧》相關的組詞有:定心(dìng xīn)、定力(dìng lì)等。這些詞語都與内心的穩定和冥想有關。
與《定慧》相似的近義詞是:定慧(dìng huì)、冥思(míng sī)、慎思(shèn sī)等。這些詞語都表示思考和冥想的能力。
《定慧》沒有明确的反義詞。然而,如果想要指代相反的概念,可以使用諸如浮躁(fú zào)、無知(wú zhī)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