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慨的意思、寄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慨的解释

寄托感慨。 郭沫若 《评<离骚>以外的屈赋》:“《哀郢》的‘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这是因为《庄子》有‘ 尧 不慈, 舜 不孝’的说法,故引用以寄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寄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 kǎi,其核心含义是寄托感慨。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寄慨”指通过文字、行为或特定对象,将内心的情感或感慨表达出来。这种情感可以是赞叹、敬佩,也可以是感伤、反思,常见于文学创作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

2.使用场景

3.延伸解释

部分资料提到“寄慨”与“慷慨之情”相关,但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如沪江词典、查字典),其核心更偏向“寄托感慨”,情感范围更广,不限于慷慨。

4.例句参考

“寄慨”强调通过外物或叙述间接表达内心情感,既有文学性,也有日常应用。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参考古典文学或相关词典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寄慨的意思

寄慨是一个汉字词语,寄意为寄托,慨意为悲愤。因此,寄慨的意思是指通过文字、表情等方式,表达出内心的悲愤情绪,借以寄托心中的所思所感。

寄慨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寄慨的部首是宀部,宀可以理解为“宝藏”的意思,代表着与房屋有关的事物。寄慨共有12个笔画。

寄慨的来源

寄慨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册之二·内篇·秋水》:“子曰:‘曾子何脩?’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其中,“终日而思”的“思”可理解为悲愤的含义,后来被称为“慨”。而“寄”是因为人们常常通过写信或寄情于文字来表达悲愤之情,因此,两者合在一起,形成了“寄慨”。

寄慨的繁体

寄慨在繁体字中分别为「寄」和「慨」,形态保持了与简体字的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形态中的寄慨字与现代汉字形态基本保持一致。比如在金文中,寄慨的形态大致与现代字迹相同,只是笔画相对更加古朴。

寄慨的例句

1. 他在信中寄慨地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2. 诗人通过慷慨悲歌的乐句,寄慨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寄慨的组词

寄怀、寄情、寄予、感慨、惆怅等。

寄慨的近义词

愤慨、悲痛、悲愤、怅惋。

寄慨的反义词

平和、淡漠、冷静、泰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