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mercial treaty] 国家、地区间订立的相互通商的条约或备忘录
(1).国家之间缔结的通商条约。
(2).商量约定。 郭孝成 《江苏光复纪事》第一节:“先期与巡警商团及学界等,商约周妥。”
“商约”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1. 通商条约或备忘录
指国家、地区之间为规范贸易关系而缔结的正式协议,涉及关税、贸易规则等内容。例如《江苏光复纪事》中提到的历史案例,即通过商约协调多方利益。
2. 商量约定
表示双方或多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如郭孝成在文献中提到的“先期与巡警商团及学界等,商约周妥”,即通过商议确定具体安排。
“商约”的英文对应词为“commercial treaty”(),其核心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契约精神。需注意,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常作为“通商条约”的简称使用,而现代语境下亦可泛指商业协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可参考中提到的清代与英国签订的印藏商约等历史事件。
商约是指商业合同或商务协议。它是指商业交易双方为了明确权益和义务,在法律保护下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
商字的部首是言字旁,共10个笔画。
商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代。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以商高宗的商代后人为核心,主要活动在今天的河南、陕西一带。商代的时候商业活动极为发达,人们开始使用约定来规范商业交易,商约由此诞生。
商约的繁体字是「商約」。
在古时候,商字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根据古籍记载,在商代时期,商字上面可能会加上「今」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的「今」字表示时间的概念。
1. 我们需要签订一份正式的商约来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2. 商约的内容包括价格、数量、交付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
商业、商务、商标、商会等。
商谈、商议、商定、合约。
个人约定、口头约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