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死的意思、得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死的解释

(1).谓得人效死相助。《汉书·朱博传》:“已许 孔乡侯 有指。匹夫相要,尚相得死,何况至尊! 博 唯有死耳!”《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得死,谓得其死力。一曰:得其相为死也。”

(2).谓得善终。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客问 浮休子 曰:﹞‘ 郑愔 为选部侍郎何如?’答曰:‘ 愔 猖獗小子,狡猾庸人也……既无雅量,终是凡材,以此求荣,得死为幸。’后果谋反伏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得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得人效死相助
    指获得他人拼死效力或支持。此义项源自《汉书·朱博传》记载的典故:朱博在政治危机中强调“匹夫相要,尚相得死”,表明普通人结盟尚能誓死互助,引申为对忠诚的极致表达。

  2. 得善终
    指获得好的结局或自然寿终。唐代张鷟《朝野佥载》中以郑愔谋反被诛为例,用“得死为幸”反讽其未能善终,侧面印证该词可表“善终”之意。

二、语义辨析

建议需深入理解时,可查阅《汉书》《朝野佥载》原文及胡三省注疏(来源:、2、6、7)。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得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得死(dé sǐ),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语,用于表示非常讨厌、讨厌极了之意。它常常用来表达对某事或某人的极度不满和厌恶之情。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得字的部首为彳(chì),它是从一的顶部延伸出一个斜向下的笔画;死字的部首为歹(dǎi),它是一个包含了三个斜向下的笔画的部首。

得死的来源

得死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民间口语,常常用于表达愤怒和厌恶的情绪。在一些地方方言中,人们用得死来强调自己的情绪,并加强表达的力度。

繁体

得字的繁体为「得」,死字的繁体为「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得字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在字形上稍有不同。死字的古代写法是「夂」代替现在的「歹」,这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真让人得死,整天发脾气。

2. 这么多作业我得死了。

组词

得意(dé yì):表示自信满满、得胜之意。

得罪(dé zuì):表示冒犯、冒犯之意。

得失(dé shī):表示所得与所失的对比。

近义词

讨厌(tǎo yàn):表示不喜欢、反感。

厌恶(yàn wù):表示强烈的反感、厌恶。

反义词

喜欢(xǐ huān):表示愿意、喜爱。

善意(shàn yì):表示友好、亲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