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京县的意思、京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京县的解释

国都所辖之县。泛指京畿。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胡骑潜京县,官军拥贼壕。”《新唐书·食货志一》:“自畿内徙畿外,自京县徙餘县,皆有禁。” 明 杨慎 《垂杨篇》诗:“苍凉苑日笼燕甸,縹緲宫云覆京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京县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内涵和行政层级概念的复合词。该词由"京"(都城)与"县"(行政区划单位)组合而成,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古代行政建制 特指封建王朝都城周边设立的县级行政区。唐代《通典》记载,开元年间在长安、洛阳两京地区设立京县,县令秩正五品,高于普通上县。这类县域承担着拱卫都城、管理京畿要务的职能,如唐代的万年县、长安县即属此类建制。

二、现代延伸含义 在当代语境中可指直辖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如北京市现辖延庆、密云等区(原为县建制),这类区域虽经行政区划调整,但在历史文献和民间仍保留"京县"称谓。该用法体现了行政区划演变的延续性特征。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修订版)将"京县"定义为:"国都所辖之县",强调其与都城的隶属关系。此解释与《旧唐书·职官志》"京县,令各一人,正五品上"的记载相印证,说明该词具有明确的历史行政等级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京县”是一个历史地理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时期有所演变,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京县”指国都直接管辖的县,属于京畿(都城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划。例如唐代杜甫诗句“胡骑潜京县,官军拥贼壕”中的“京县”即泛指都城周边。

二、历史沿革

  1.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始置京县,属三川郡,因临近京水得名(今河南荥阳一带)。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县,辖地并入荥阳县。
  2. 清代实例
    清代有大兴县和宛平县两个京县,辖区覆盖北京城区。大兴县衙署位于安定门南,宛平县衙署设于地安门外。此外,奉天府(今沈阳)也设有一个京县。

三、引申含义

在特定语境下,“京县”可代指官员的职位调动或升迁,如成语“京县迁官”。但这种用法较为少见,主要含义仍围绕地理行政单位。

四、相关遗存

河南荥阳的“京城古城址”是原京县所在地,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需更完整的行政区划演变,可参考《新唐书·食货志》《清史稿》等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弊困比众不获命彩绸侧径逞迈蚩弄炊骸辞卸村步覆盂之安跪经国戚河东狮子火耕伙头军检行阶历介慎京师禁口技穷镌琢看门狗枯萍略迹原心连利猎精凌踏论堂绿化门下墨场銆刀木锜嫋嫋亭亭捏贴怒气填胸破军杀将掊击千金一掷羣衆组织认取撒散闪脱蜃綍舍拚收礼霜云松筠之节搜狩抬炮叹笑填隘涂金炜发唯心五花爨弄诬艳硝烟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