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篡改的意思、篡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篡改的解释

[interpolate;distort]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原文或歪曲原意

详细解释

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巴金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不管怎样,历史总是篡改不了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篡改”是现代汉语中具有明确法律及道德贬义色彩的动词,其核心含义指以不正当手段对原始文本、数据或事实进行恶意修改,意图歪曲真相或谋取私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16)的权威释义,“篡”字从竹部,本义为非法夺取,后引申为通过隐蔽手段进行改动;“改”字从攴部,表示修正行为,二字组合后特指“为掩盖真相而故意改动”(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在语用层面,“篡改”常见于以下三种语境:

  1. 文献领域:指对历史档案、学术成果的蓄意修改,例如“篡改考古报告以虚构文明起源”(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2. 司法领域:涉及法律文书、证据材料的非法改动,如“篡改合同条款实施商业欺诈”;
  3. 技术领域:指对计算机数据、实验结果的违规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5条明确将“非法篡改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列为犯罪行为(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版)。

值得注意的是,“篡改”与“窜改”存在语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指出,“窜改”侧重文字层面的无意错乱,而“篡改”强调主观恶意性,二者不宜混用。在语体色彩上,“篡改”作为书面正式用语,多出现于法律文书、学术批评等严肃语境,例如“篡改遗嘱导致继承权纠纷”即属于典型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篡改”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用伪劣手段对重要内容进行改动或曲解,以达到歪曲事实的目的。常见于对经典文献、政策法规、历史记录、理论学说等严肃内容的恶意修改。

二、核心特征

  1. 不正当性:强调使用欺骗或非法手段(如、11所述)
  2. 系统性歪曲:不同于局部修改(如对比“篡改”与“窜改”时指出,篡改是对整体或关键信息的伪造)
  3. 目的性:常带有误导他人、掩盖真相等不良意图(、9均提到该特征)

三、应用场景

四、与“窜改”的辨析

根据、11的权威解析: || 篡改 | 窜改 | |---|---|---| |对象 | 抽象概念(历史/理论/政策) | 具体内容(文字/数字) | |程度 | 整体性歪曲 | 局部性修改 | |目的 | 带有恶意 | 可能无不良意图 |

五、典型示例

提示: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涉及重要文献、权威记录时优先使用“篡改”,日常文字修改则多用“窜改”。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万雄师笔债不识大体嶒泓茶饭无心産期吃饭处持正不阿穿心出身加民德曜电讯耳闻眼睹鹅行鸭步烦舛烦搅飞子丰墙峭阯挂帻国狗国马锅脐灰厚意回含回逝简切检守监帖椒鸡担挢口径苦口恶石来札劳倦雷纹力墨临见六蝨溜之乎也梨元镂氷邈若山河磨化不开屏扆青牓热盘上蚁子伤破折肱圣儒势剑金牌师严道尊时样水长船高搜奇随身灯讨究提提无中生有咸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