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采;辞藻华丽。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词华倾后辈,风雅靄孤鶱。” 明 海瑞 《教约》:“日后仍踵前弊,不流之胸中而取之他人者,纵极词华,亦加扑戒。”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 楚 声之在 汉 宫,其见重如此,故后来帝王仓卒言志,概用 楚 声,而 武帝 词华,实为独絶。”
(2).言词的才华。口才。 唐 白居易 《哭皇甫七郎中》诗:“志业过 玄晏 ,词华似 禰衡 。”
"词华"在汉语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其释义具有权威词典依据:
指诗文或言语中运用的华丽辞藻与修饰技巧,强调语言形式的优美与表现力。
权威出处: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义项,释为"文辞的华美"(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单列词条,但"词"字条目下明确"词藻"含"华美的词汇"义项,与"词华"内涵相通。
古代文献中可引申指人的文采与创作才能,常见于评价性语境。
经典例证:
《全唐诗》中刘禹锡《酬乐天见寄》有"词华今独步"句,赞许白居易的文才超群(中华书局,1960年校订本)。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亦用"词华之士"指代擅于文辞者(古籍出版社,1956年点校本)。
例: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周邦彦"词华典丽",即指其语言精工华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词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核心层面解析:
文采与辞藻华丽
指文章或言辞中展现的文学才华和修饰技巧,强调语言表达的优美与修辞的丰富性。例如唐代杜甫在《赠比部萧郎中十兄》中写道:“词华倾后辈,风雅靄孤鶱”,形容其文采出众。
言词的才华与口才
侧重于个人运用语言的才能,包括即兴表达和辩论能力。白居易在《哭皇甫七郎中》中评价友人“词华似禰衡”,即借三国时期才子禰衡的典故,赞其言辞犀利、才华横溢。
“华”字单独可指光彩、精华(如“含英咀华”)或中华文化(如“华夏”),但在“词华”中特指语言层面的华美特质(参考、9)。
如需进一步了解“华”的更多含义或“词华”的具体用例,可查阅古典诗词或语言学相关典籍。
安居稗子报恩珠表姊妹伯赵氏成本宠眄初速祠宇刁风拐月底禄帝义斗心眼儿断碣肺肠飞丁飞鱼鈎風塵辅国工部局孤淡顾詹含含闳厚华严世界火城脚炉晋帖榼藤老人星两鼠鬭穴流迈鸾绦禄命马人香牡菊牛首偏疾强种萋菲气愤奇男子取虑软水深明誓禁适顺失叙守死庶尤条议团旗外重危迳偎守文皇握固险道神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