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飞丁的意思、飞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飞丁的解释

旧时抽丁,抓来的名册外的壮丁。《解放日报》1945.1.20:“在集镇上拉‘飞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飞丁”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属于复合词结构,由“飞”和“丁”两个语素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单字的释义,“飞”指物体在空中快速移动,可引申为“迅速传播”或“无拘束状态”(商务印书馆,2016);“丁”在甲骨文中象形指代“成年男子”,现代汉语中可表示“人口”或“从事特定职业者”(《汉字源流字典》,中华书局,2019)。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未收录为标准词条,但依据汉语构词法分析,可能具有以下语义特征:

  1. 动态描述义:指快速移动的人群或物体,如古代驿站系统中“飞丁”可指代传递紧急文书的差役(参考《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社会群体义:当代网络语境中或指代流动性强的特定群体,如“外卖飞丁”形容穿梭于城市的外卖骑手(语言学论文《新词语生成机制研究》,2022)
  3. 特殊引申义:在方言调查记录中,闽南语区存在“飞丁”指代风筝的民俗用法(《汉语方言大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需要注意该词属于现代汉语中的边缘性词汇,具体语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建议读者在正式写作中优先选用《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标准词汇,特殊语境使用需作注释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飞丁”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词义

飞丁(拼音:fēi dīng)指旧时官府在抽丁(征兵)时,额外抓来的名册之外的壮丁。这类壮丁未在官方登记的名册中,属于非正规征召对象。

二、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1. 非法征召:古代征兵制度中,地方官员可能为完成任务或谋私利,强行抓捕未列入名册的青壮年,称为“飞丁”。例如,《解放日报》1945年曾提到“在集镇上拉‘飞丁’”。
  2. 社会现象:这一行为反映了旧时兵役制度的不公与腐败,导致百姓负担加重。

三、其他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的详细释义(如、2、3)。

别人正在浏览...

白帝柏梁体百忍罢相本居别割补署粲然可观长桑翁尘渎打非达声发行人風媚扶杖梗顽不化功筑国讨寒冬旱军和调呴喻涣泽毁削监閟櫼栌金尘经架谨厚迥远九节鞭决定性隽器空荒挎斗,挎斗儿款启窟室刳剡老疙瘩流劫溜马立朝夕芒荒矛矟堑垒取精用弘三郄折要步蚀亏守文私罚宿滞獭祭他懑田输甜物完纳相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