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晋帖的意思、晋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晋帖的解释

指 晋 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清 赵翼 《题文信国致永丰尉吴名扬》诗之三:“纸敝虽同 晋 帖临,文存不待 束 《诗》补。” 严复 《救亡决论》:“ 魏 碑 晋 帖,南北派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晋帖,汉语词典释义为两晋时期书法名家墨迹或摹本的统称,特指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法作品。这一术语源于中国古代书法史,晋代(265-420年)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高峰期,其书法风格以“尚韵”为特征,追求自然流畅的笔意与含蓄典雅的气韵。晋帖多采用行书、草书体,现存著名作品如《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多为唐代摹本或宋代拓本,被后世奉为书法临摹的经典范本。

从文献考据角度,晋帖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技法上开创“一拓直下”的笔法体系,奠定中锋用笔的规范;其二,结体疏密有度,章法错落自然,形成“晋人书取韵”的审美范式;其三,真迹虽多散佚,但通过历代摹刻传承,成为研究汉字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据《宣和书谱》记载,宋代内府曾收录晋帖117件,其中王羲之作品占243帖(数据引自《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现代书法研究认为,晋帖的文化意义已超越艺术范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象征之一。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修订版
  2. 《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1984年
  3. 故宫博物院官网《晋唐法书藏品研究》专题

网络扩展解释

“晋帖”一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发音和语境区分:

一、作为成语(jìn tiě)

  1.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质或才能逐步提升,强调持续稳定的进步。

  2. 词源解析

    • “晋”表示晋升、提升,“帖”意为平稳、稳定,组合后体现“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
    • 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中的“五服之晋帖”,原指古代礼仪制度中的晋升规则,后演变为对个人进步的形容。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如学业、职场等需要长期努力的领域。


二、作为书法术语(jìn tiē)

  1. 定义
    指晋代(265-420年)书法家的真迹、摹本或刻帖,如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

  2. 历史地位
    晋代书法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与“魏碑”并称,代表南北不同的书法风格(如严复《救亡决论》提及“魏碑晋帖,南北派分”)。

  3. 文化影响
    晋帖对后世书法临摹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如清代赵翼诗中提到临摹晋帖的典故。


注意事项

别人正在浏览...

安习敖翔惫竭背礼辨装避次蚕农侧面长春树逞奇城垣从表侄大脔箪食瓢饮彫虫篆刻地窖东周额征哽噎难鸣诟辱龟主过来过往鸿印璜璜黄冒会值虎声虎气家人子洁身自爱记纂举首戴目苛扰空豁老马为驹良兵礼宠六沉鎗柳跖轮放马褡子寐息暝濛弥陀榻拼刺强本弱支齐刀穷咽驱略去时若此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赏刑神歌霜雰水厄死水微澜停课屠割推称无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