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碣的意思、断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碣的解释

断碑。 清 沉曰霖 《晋人麈·逸老堂诗》引闺秀诗:“自去招魂寻断碣,伤心半是为明霞。”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词:“賸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新民晚报》1987.2.20:“我自己壮年时代搜集破铜破铁、残碑断碣的癖好也是由 从文 传染给我的。”参见“ 断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碣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断裂或残损的石碑。以下从字形、本义、引申义及文化内涵四方面详解:


一、字形与结构


二、本义与特征

指因自然风化、人为破坏或年代久远而断裂的碑石,常见特征包括:

  1. 形制残缺:碑身断裂、文字漫漶,或仅存局部。
  2. 历史痕迹:多见于古遗址、陵墓、寺庙,承载古代铭文(如纪功、记事、题咏)。

    例证: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载:“济南城西有断碣,刻‘唐乙速孤神庆碑’。”


三、文化引申义

  1. 历史沧桑的象征

    断碣因残缺而成为时间流逝的物证,常被文人用以寄托兴亡之感。

    来源: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姜夔词“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此意境与断碣的苍茫感相通。

  2. 文物考据的载体

    残存文字对补正史籍、研究古代书法及典章制度具重要价值。

    来源: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金石录》系统收录汉唐断碣拓片,为后世提供考古依据。


四、文学意象运用

古典诗词常借断碣渲染荒寂、怀古之情:


学术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2.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
  3.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2019年。
  4. 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19年。

(注:因词典释义属公开权威知识,暂无需添加外部链接。如需拓展碑刻实例,可参考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菁华故宫博物院金石数字库等资源。)

网络扩展解释

“断碣”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uàn jié(注音:ㄉㄨㄢˋ ㄐㄧㄝˊ),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解释

指断裂的石碑(“碣”本义为圆顶的石碑,与方顶的“碑”相对)。通常用于描述古代遗存中残破的碑刻,常见于历史遗迹或文学作品中。例如清代纳兰性德《满庭芳》词中提到的“断碣残碑”。

2.词源与用法

3.近义词

4.补充说明

“碣”与“碑”的区别在于形制:碣为圆柱或圆顶,碑为长方形;汉代以后“碑”逐渐成为统称,“碣”的使用减少。

别人正在浏览...

懊糟豹席惼心不平则鸣财竭力尽缠丝玛瑙陈遗饭感翅楞楞驰名当世打秋风跌了下巴敦大風行電照浮惑拱宸公朱贵坦瞽目核勘槐膏化理恢廓大度蹇难饯御洁妇究年卷逃沮洳场咔叽可操左券空口孔跖裤子楞场流辟闹腔内厂奴才迁并邱真人三朝上灯社鸣神藏鬼伏摄食世机适味手零脚碎水发水脉松石遂愿螳臂当辙天堑佗背危困下祭向前县首忻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