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工部局的意思、工部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工部局的解释

1840年鸦片战争后, 英 、 美 、 日 等帝国主义在 上海 、 天津 等地租界设立的行政机关,是帝国主义执行殖民政策和奴役 中国 人民的工具。上海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1943年 上海 、 天津 等地租界由日*********接收,工部局之名即不再存在。 鲁迅 《伪自由书·颂萧》:“我们其实是老练的,我们很知道 香港 总督的德政, 上海 工部局的章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工部局是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由外国侨民设立的市政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租界内的行政、警务、工务等事务。该机构名称源于中国古代六部之一的“工部”,但其职能与古代工部不同,是列强在华行使治外法权的重要体现。

历史背景

工部局最早于1854年成立于上海英租界(后并入上海公共租界),后扩展至天津、汉口等地的租界。其设立标志着外国势力对中国租界区域的实际控制,是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产物。

主要职能

  1. 行政管理:负责租界内的税收、户籍登记及公共设施建设;
  2. 警务治安:设立巡捕房,管理租界治安与司法案件;
  3. 工务管理:规划道路、桥梁、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4. 文化教育:部分工部局设立学校、医院等文教机构。

组织结构

工部局通常由董事会领导,董事由租界内外国侨民选举产生,下设工务处、警务处、卫生处等部门。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为例,其最高决策机构为纳税人会议,实际权力掌握在外国侨民手中。

影响与评价

工部局虽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但其本质是殖民统治工具,长期剥夺中国居民的平等权利。1943年,随着租界制度废除,工部局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来源:

  1. 《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2. 《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 《天津租界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4.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
  5. 《租界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网络扩展解释

工部局是清末列强在中国租界设立的行政管理机构,其名称源于仿效清朝“工部”职能,但实际性质与职能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性质

工部局(The Municipal Council)是外国侵略者在租界内设立的市政委员会,本质上是殖民政权机构。它通过行使行政权、司法权和税收权,成为帝国主义执行殖民政策、控制租界的核心工具。

二、历史背景

  1. 起源:1854年7月11日,上海公共租界率先成立工部局,标志着中国近代租界行政体系的形成。
  2. 扩展:天津、汉口等后续开辟的租界均效仿上海模式,部分租界(如天津)还驻有外国军队。
  3. 终结:1943年,日伪政府接收上海、天津等地租界后,工部局正式废除。

三、职能与权力

四、组织结构

以上海公共租界为例:

五、历史评价

工部局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典型象征,其存在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尽管客观上推动了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其本质是为外国势力服务,加剧了中国人民的屈辱与压迫。

如需进一步了解工部局的具体运作案例或地域差异,可参考搜狗百科及历史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猜携酲醲冲夜萃次矬陋单色光丹书铁券调防动摩擦都纂发富饭包飞旐孤饭骨化风成贵地鬼浑酤酒贱出矫强教卫交娱假遭菁华进入款实兰桡流痞珑珑买祸蟒山马眼门正铭词宁宅槃跚硗确且住为佳清中攘服人镜芙蓉热性柔懦寡断山朵射生十二万分守瘗驷不及舌私休苔纸讨巧桃叶歌馲駞维错无必庠塾显器写境席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