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尤的意思、庶尤的详细解释
庶尤的解释
众人的怨恨。《书·吕刑》:“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狱货非寳,惟府辜功,报以庶尤。” 孔 传:“其报则以众人见罪。”
词语分解
- 庶的解释 庶 ù 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 尤的解释 尤 ó 特异的,突出的:尤为(唅 )。尤异。无耻之尤。 更加,格外:尤其。 过失:效尤(学着别人做坏事)。 怨恨,归咎:怨天尤人。 姓。 笔画数:; 部首:尢;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庶尤”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在古汉语中使用,其含义需要结合“庶”与“尤”两个字的字义来理解。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 “庶尤”的含义解析
-
“庶”的核心义项:
- 众多;百姓;平民。 这是“庶”最基本、最常用的含义。例如《说文解字》:“庶,屋下众也。”指屋下聚集的众人,引申为众多、百姓。
- 希冀;但愿。 表示一种希望或祈愿的语气。例如《诗经·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郑玄笺:“庶,幸也。”此义项常写作“庶几”。
- 旁支;非嫡系的(亲属)。 如“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 副词:差不多;或许。 表示接近某种情况或可能性。
-
“尤”的核心义项:
- 过失;罪过。 这是“尤”最核心的含义之一。例如《说文解字》:“尤,异也。”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异于常者皆曰尤…又引申为过失之称。” 《诗经·小雅·四月》:“废为残贼,莫知其尤。”郑玄笺:“尤,过也。”
- 责怪;怨恨。 如《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
- 优异;突出。 如“无耻之尤”。
- 尤其;特别。 用作副词。
-
“庶尤”的复合含义:
将“庶”与“尤”组合,“庶尤”一词主要取其“庶”(希冀、但愿)与“尤”(过失、罪过)的含义。因此,“庶尤”可以理解为:
- 希求避免过失或罪过。 表达一种希望自己或他人不犯错误、不获罪愆的愿望。
- 但愿不被责怪。 含有一种祈望得到谅解或不被归咎的意思。
这个词体现了古人对自身行为谨慎、追求无过的一种心态或祈愿。
二、 引用参考(基于权威典籍与辞书释义)
- 《说文解字》:对“庶”和“尤”的本义进行了权威解释,是理解这两个字的基础。
- 《诗经》及郑玄笺注:提供了“庶”作“希冀”义(如《素冠》)和“尤”作“过失”义(如《四月》)的经典用例及早期训诂。
- 《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作为大型历史性语文辞书,综合收录了“庶”和“尤”的各个义项及其在古籍中的运用,是分析复合词“庶尤”含义的重要依据(释义综合参考其义项归纳)。
- 《尔雅》:作为最早的训诂书,如《释言》有“庶,幸也”的解释,佐证了“庶”的希冀义。
“庶尤”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源于“庶”的“希冀、但愿”之意与“尤”的“过失、罪过”之意,合起来表达“希求避免过失或罪过”、“但愿不被责怪”的愿望。理解该词需结合这两个字的古义及其在经典文献中的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庶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一、基本词义
“庶尤”指众人的怨恨,其中:
- 庶:本义为“众多”或“平民”,如《尚书》中“庶民”即指百姓。
- 尤:此处指“怨恨”或“过失”,如《尚书·吕刑》注疏中解释为“众人见罪”。
二、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吕刑》:“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狱货非宝,惟府辜功,报以庶尤。”孔传注解为:“其报则以众人见罪。”,强调司法不公会导致民众的普遍不满。
三、用法与扩展
- 语境:多用于描述因社会不公(如司法腐败、赋税苛重)引发的群体性怨恨。
- 近义词:民怨、众怒。
- 反义词:众望、民心。
四、示例解析
宋代葛胜仲《送邓宁民罢瑕丘簿》中“微官亦何乐,触事有庶尤”一句,即通过“庶尤”表达对官场弊政的批判。
以上解释综合了《尚书》原典、历代注疏及诗词用例,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古代汉语词典》或《十三经注疏》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悲懽卑隐比肩皆是参并沉寂尘蒙匙面鱼丹江口水利枢纽鼎耳底帐洞彻樊素讽德诵功福品负倚高而不危槁磔庚齿羹藿梗塞工农联盟观窥官癖寒碪恨望会道能说俴收僭纵接触器荆歌救经玦佩揩痒顆凍龙攒禄命媢贤猛戾明恩目兵乃公鸟背鸟害破酲秦长脚亲征岐蒐权首入籍扫灭赸撒神蛇熟地顺习蒐拔滩地听政闻早吴鈎笑乐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