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官名。 少皞氏 时主夏至、冬至之官。《左传·昭公十七年》:“伯赵氏,司至者也。” 杜预 注:“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 孔颖达 疏:“此鸟以夏至来鸣,冬至止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至也。” 唐 于尹躬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诗:“官称伯赵氏,色辨五方云。”
“伯赵氏”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献中的专有名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起源与职责
伯赵氏是少皡(昊)氏时期设立的官职,隶属于历正(掌管历法的官员),专门负责观测夏至、冬至等节气变化。其命名源于“伯劳鸟”(古称伯赵),因这种鸟的鸣叫与迁徙规律与二至时节相关。
历史文献依据
职能扩展
部分记载提到伯赵氏可能还涉及交通管理,但此说法多见于后世对少昊部落职能的推测,核心职责仍以节气观测为主。
图腾与部落
伯赵氏是上古东夷少昊鸟图腾部族的一支,以“伯劳鸟”为图腾,后演变为官职名称。
姓氏渊源
赵姓部分源于伯赵氏,如西周造父后裔建立的赵国。但需注意,“伯赵氏”作为官职名与姓氏的关联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分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墨子》及唐代诗文等原始文献。
《伯赵氏》是一个成语,意为伯乐发现赵国的才子。它指的是一个人具有慧眼识才,能够发现有才华的人物。
《伯赵氏》的字由3个部首和13个笔画组成。
拆分部首:人(亻)+ 言(讠)+ 水(氵)
拆分笔画:7画(人)+ 7画(言)+ 4画(水)
《伯赵氏》一词源于《战国策·赵策二·离合策》。它的繁体写法为《伯趙氏》。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所以《伯赵氏》的古体汉字写法为「伯趙氏」。
他真是个伯赵氏,总能找到那些具有潜力的人才。
伯乐、发现、才子
慧眼识才、识人之能
漠视才华、不识抬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