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科。木质藤本。二回羽状复叶,总叶轴先端有卷须。花黄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可达一米,由多数节组成,每节一种子。种子扁圆形,富含油分。藤及种子药用;纤维供造纸或制人造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榼藤》:“榼藤,依树蔓生,如通草藤也。其子紫黑色,一名象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榼藤子》﹝集解﹞引 陈藏器 曰:“按《广州记》云:榼藤子生 广 南山林间。作藤着树,如通草藤。其实三年方熟,角如弓袋,子若鸡卵,其外紫黑色。其壳用贮丹药,经年不坏,取其中仁入药,炙用。”
“榼藤”是豆科榼藤属的常绿木质大藤本植物,学名Entada phaseoloides,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实用价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茎叶形态
茎干粗壮且常扭旋,表面光滑无毛,可攀援至其他树木上,形成壮观的藤蔓结构。叶片为二回羽状复叶,顶端的羽片常退化为卷须,小叶对生、革质,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主脉两侧叶面不对称。
花果特征
花为白色或淡黄色,穗状花序长15-25厘米,密集且有香味。荚果是其显著特征,木质、扁平弯曲,长度可达1米,成熟后逐节脱落,每节含1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直径4-6厘米,暗褐色,种皮坚硬且有光泽。
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常生长于山谷溪边或山坡混交林中,攀附于高大乔木上。其茎蔓可横跨山谷河流,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
榼藤在民间也被称为“过江龙”“眼镜豆”,因其跨越生长的习性和种子形似眼镜片而得名。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学信息或生长周期细节,可参考植物学数据库或百科资料。
《榼藤》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盒子和藤蔓。该词可以指代一种由藤蔓编织而成的盒子。
《榼藤》的部首是木,表示该字与木相关。它的总笔画数为22画。
榼藤一词来源于《康熙字典》,是古代汉字音韵学著作。
《榼藤》的繁体字为「槨藤」。
在古代,「榼藤」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使用的字形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1. 他用榼藤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盒子。
2. 这种榼藤盒非常坚固耐用。
榼藤没有常见的组词搭配,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词语存在。
1. 藤篮
2. 藤编箱
盖子、箱子
背包袱不计利害仓卒主人畅行无阻乘客陈臧冲俭从正当差典鬻顿自恩荫遏御方便反气旋诽诮蝠蛇公量冠履倒置圭角不露回塘货利节毛机鉴矜善金书铁券浸薰究识居处捄世楷式考课令昆峰澜漫丽柔流芳后世麻包妙舞清歌命笼片瓦不留蒲柳潜纳七大洲乞力清跸请诉齐虚孺子欢善政恃怙施施松紧贪夫徇财叹慨体验图籙托质尾花未决犯伍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