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重的意思、外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重的解释

谓中央政权以外的地方藩镇势重。《新唐书·陆贽传》:“方世承平久,武备微,故 禄山 乘外重之势,一举而覆两京。”《元史·百官志七》:“ 中统 、 至元 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繫衔。其后嫌於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外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中央政权与地方藩镇之间的权力关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历史背景与用例

  1. 唐代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凭借地方藩镇的军事优势(即“外重之势”)攻陷长安和洛阳,反映了唐代因中央军备松弛导致地方权力膨胀的问题。

  2. 元代行政改革
    元朝初期设立行中书省管理地方,后因担忧地方权力过大(“嫌于外重”),将机构名称改为“行省”,以削弱地方影响力。


相关概念


现代应用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新唐书·陆贽传》《元史·百官志》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外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外重》是一个表示外部重量或负担的词语。它可以指外部物体的重量,也可以引申为指外界对个人或事物的压力和负担。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外重》可以拆分为「外」和「重」两个部首,其中「外」是指事物的外部,「重」表示重量。

「外」的部首是「卜」,它的拼音是bǔ,有4画。

「重」的部首是「里」,它的拼音是lǐ,有9画。

来源

《外重》一词来源于汉语,是由汉字组成的。

繁体

《外重》的繁体字是「外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外」的字形与现代基本相同,但「重」的写法稍有不同。古时候的「重」字由两个「里」组成。

例句

1. 他肩上扛着外重的行李,走得很辛苦。

2. 企业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的外重。

组词

外观、外包、外来、外貌、外科、外出

近义词

外压、外负、外力、外在负担

反义词

内轻、内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