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櫌的意思、锄櫌的详细解释
锄櫌的解释
见“ 锄耰 ”。
词语分解
- 锄的解释 锄 (鋤) ú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锄头。铁锄。 耪,弄松土地及除草:锄草。锄耘。锄地。 铲除:锄奸。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櫌的解释 櫌 ō 古同“耰”。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锄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两种农具的合称,具体释义如下:
锄櫌(chú yōu)
指古代两种常见的农耕器具——“锄”和“櫌”。
- 锄:用于除草、松土的农具,铁制或木制,有长柄,刃部扁平。
- 櫌:通“耰”,指碎土、平整土地的农具,形似榔头,用于覆种或击碎土块。
文献依据
- 《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锄櫌”为“锄和耰”,泛指农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 《王力古汉语字典》:“櫌”同“耰”,指捣碎土块的农具(中华书局,2000年)。
-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记载“耰”为覆种工具,与锄配合使用于耕作(卷二十一《农器》)。
引申意义
“锄櫌”常代指农耕活动,如《汉书·陈胜项籍传赞》提及“锄櫌棘矜”,借指平民使用的简陋农具,后引申为底层民众的力量。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撰)
此词多见于古代农书或史籍,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但仍是研究传统农具与农耕文化的重要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锄櫌”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读作chú yōu(部分早期资料中可能存在读音差异,但现代标准读音以 chú yōu 为主)。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
农具组合
- “锄”指翻土、除草的工具;“櫌”(同“耰”)是古代碎土、平田的农具,形似木榔头。二者合称,泛指农耕工具。
- 部分文献(如《吕氏春秋》《过秦论》)提到“锄櫌”与简陋武器(如木棍)对比,强调其作为农具的原始性。
-
引申义
- 比喻辛勤耕作或农业劳动,如王安石诗句“谁有耡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
常见用法
- 异写形式
“锄櫌”与“锄耰”为同一词的不同写法,后者更常见于古籍(如韩愈、王安石的诗词)。
- 语境示例
- 指代农具:“锄耰棘矜,非銛於钩戟长鎩也。”(贾谊《过秦论》)
- 象征农耕活动:“不得归耡耰。”(韩愈诗句)
注意点
- 读音争议
早期资料中可能存在“锄櫌”读作 chú chuí 的情况,但现代权威词典已统一为 chú yōu。
- 与相似词区分
“锄掊”(chú póu)指刨坑动作,与“锄櫌”无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吕氏春秋》《过秦论》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版簿变故褊塉冰儿部寄不死乡餐氊冲想春官摧陷代工颠险东津凡讷反坐法司坟头甫里先生腐胁疾戈什哈贯索鬨动黄庭客会值监伺精神抖擞井鼃金邻近周寄系季叶驹齿磕头礼拜狂誖酷暑廊子伦敦大学美猴王蒙瞳鸣铗鸣于乔木破功夫遣词措意凄苦忍辱草三春伤惋折便宜升燎石墈饰室受戒私面堂案天目山顽石玩索吴语线香下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