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櫌的意思、鋤櫌的詳細解釋
鋤櫌的解釋
見“ 鋤耰 ”。
詞語分解
- 鋤的解釋 鋤 (鋤) ú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鋤頭。鐵鋤。 耪,弄松土地及除草:鋤草。鋤耘。鋤地。 鏟除:鋤奸。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櫌的解釋 櫌 ō 古同“耰”。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鋤櫌"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指兩種農具的合稱,具體釋義如下:
鋤櫌(chú yōu)
指古代兩種常見的農耕器具——“鋤”和“櫌”。
- 鋤:用于除草、松土的農具,鐵制或木制,有長柄,刃部扁平。
- 櫌:通“耰”,指碎土、平整土地的農具,形似榔頭,用于覆種或擊碎土塊。
文獻依據
- 《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鋤櫌”為“鋤和耰”,泛指農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 《王力古漢語字典》:“櫌”同“耰”,指搗碎土塊的農具(中華書局,2000年)。
- 《農政全書》(明代徐光啟):記載“耰”為覆種工具,與鋤配合使用于耕作(卷二十一《農器》)。
引申意義
“鋤櫌”常代指農耕活動,如《漢書·陳勝項籍傳贊》提及“鋤櫌棘矜”,借指平民使用的簡陋農具,後引申為底層民衆的力量。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
- 《農政全書》(明代徐光啟撰)
此詞多見于古代農書或史籍,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但仍是研究傳統農具與農耕文化的重要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
“鋤櫌”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讀作chú yōu(部分早期資料中可能存在讀音差異,但現代标準讀音以 chú yōu 為主)。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農具組合
- “鋤”指翻土、除草的工具;“櫌”(同“耰”)是古代碎土、平田的農具,形似木榔頭。二者合稱,泛指農耕工具。
- 部分文獻(如《呂氏春秋》《過秦論》)提到“鋤櫌”與簡陋武器(如木棍)對比,強調其作為農具的原始性。
-
引申義
- 比喻辛勤耕作或農業勞動,如王安石詩句“誰有耡耰不自操,可憐園地滿蓬蒿”。
常見用法
- 異寫形式
“鋤櫌”與“鋤耰”為同一詞的不同寫法,後者更常見于古籍(如韓愈、王安石的詩詞)。
- 語境示例
- 指代農具:“鋤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賈誼《過秦論》)
- 象征農耕活動:“不得歸耡耰。”(韓愈詩句)
注意點
- 讀音争議
早期資料中可能存在“鋤櫌”讀作 chú chuí 的情況,但現代權威詞典已統一為 chú yōu。
- 與相似詞區分
“鋤掊”(chú póu)指刨坑動作,與“鋤櫌”無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呂氏春秋》《過秦論》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郎備盛殘壞常塗差攝車窗遲滞竄端匿迹大尊電路圖掉磬風路風誼拂悟甘果剛獝敢勇官衆鬼臉害釱黑雲赫炎話盒子兼城簡峻劫執計過自訟浄律筋力績女及時性九垓八埏開噴可圈可點狂子老龍類成領命利绾名牽滿埳眉膴納币南華老仙逆失鋪錦列繡清級丘封仁體社會總需求勝敗乃兵家常事繩墨蛇蠍為心谇诟所子騰蛇體詞王壓墳污濺物祖屑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