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邻的意思、金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邻的解释

海南古国名。《文选·左思<吴都赋>》:“ 儋耳 黑齿 之酋, 金邻 象郡 之渠。” 刘逵 注:“ 夫南 之外,有 金邻国 ,去 夫南 可二千餘里,土地出银,人众多。”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攸攸铜略,藐藐 金邻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邻"是古代汉语中对东南亚古国及地理区域的特定称谓,其释义可从三方面展开:

一、词义溯源 "金邻"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指代位于今泰国境内的古国"金邻大湾",《梁书·海南诸国传》记载该国"地多金,故称金邻"。此名称由"金"(黄金)与"邻"(毗邻)复合而成,反映古代中国对南海地区物产与地理关系的认知。

二、文献例证

  1. 地理指代:《汉语大词典》释为"南海古国名",特指湄南河流域的古代孟族政权(商务印书馆,2020版)。
  2. 文化转喻:唐代文献中将"金邻"作为南海地区的代称,如《全唐诗》卷427载"金邻海岸通商舶",此处泛指东南亚港口。

三、文化关联 该词见证了中国与东南亚早期交往史,佛教典籍《法苑珠林》记载"金邻国多佛寺",印证了中古时期宗教文化交流轨迹。现代考古在泰国佛统府发现刻有中文"金邻"铭文的唐代瓷器,佐证了文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金邻”是一个古代地理名词,具体解释如下:

核心释义
指海南地区的古国名,最早见于南朝文献记载。根据《文选·左思<吴都赋>》刘逵注,该古国位于“夫南之外二千余里”(约今中南半岛或马来半岛区域),以产银著称且人口众多。

文献溯源

  1. 南朝陈代徐陵《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用“藐藐金邻”形容其遥远;
  2. 清代屈大均诗句“日南首路摩金邻”,印证了该地标在古人地理认知中的重要位置。

延伸说明
该词由“金”(象征财富)与“邻”(指邻近地域)组合而成,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南海周边产银古国的地理认知和物质交流。需注意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使用场景,主要见于古籍研究与文学赏析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傲然挺立百济宝倌查封穿凿傅会春关牒出神入定村鸡诋诟躲风度市方步逢集粉箨干板寡薄咕嘟过寿黄道吉日换季火上弄冬凌骄才借紫矜伐津妾尽夕颎耀几事朗朗廊庙才临民流彩龙夔马铠姏母幕友宁僚烹石抢水切面七海上劲赏玩山陬盛积生禄是则说媒书皮锁镣推恩削藩鼍风鱼驼翔顽石点头威敬僞心危阽文妖五谷不升项发口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