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重的意思、麤重的详细解释
麤重的解释
亦作“麄重”。粗大笨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 瀘州郡 有 柳大夫 所造公廨,家具皆牢实麄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其养雏也,一巢数隻,各有等差。最下者羽毛麄重。”《水浒传》第五四回:“﹝ 汤隆 ﹞提条朴刀,弃了家中破房旧屋,麄重家火,跟了 李逵 ,直到酒店里,来见 公孙胜 。”
词语分解
- 麤的解释 麤 ū 同“粗”。 笔画数:; 部首:鹿; 笔顺编号:
- 重的解释 重 ò 分(坣 )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刵 )。重力。举重。负重。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价格高:重价收买。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
网络扩展解释
“麤重”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词义:指物体粗大笨重,强调外形粗糙且分量沉重。该词可写作“麄重”,属于同义异形词。
- 拼音:读作cū zhòng(注意“重”在此处为去声,非“chóng”)。
二、用法与示例
该词多用于描述器物、建筑或生物特征的笨重状态。例如:
- 宋代《北梦琐言》提到“家具皆牢实麤重”,形容家具结实但笨重;
- 《水浒传》第五十四回中,汤隆舍弃家中“麤重家火”,指粗大不便于携带的物件。
三、补充说明
“麤”是“粗”的异体字,古时多用于强调粗糙、不精细的形态;“重”则侧重物理重量或形态的笨拙感。两者组合后,词义更偏向直观的体感描述,而非抽象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麤重是一个描述物体笨拙、粗糙、沉重的词语。其拆分部首是鹿和重,共有17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
在繁体字中,麤重的写法为麤重。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麤重的表示方式会有所不同。然而,这种变化与现代汉字的用法相比较,已经较少使用。
以下是关于麤重的一些例句:
1. 这个箱子麤重得我抬都抬不动。
2. 他的字迹麤重,一看就知道是匆匆忙忙写下的。
3. 这块石头麤重异常,几个人也无法移动它。
一些相关的组词:
1. 麤糙 - 形容物体表面粗糙不平。
2. 麤綠 - 形容植物生长茂盛且颜色深沉。
3. 麤糙地 - 形容行动或说话没有经过细致的思考。
一些近义词:
1. 沉重 - 形容物体重量大或情感压力大。
2. 笨重 - 形容物体移动或操作起来不灵活。
3. 粗拙 - 形容行动或作品缺乏灵巧。
一些反义词:
1. 轻盈 - 形容物体轻巧、优雅。
2. 纤巧 - 形容物体细小而精致。
3. 灵活 - 形容行动敏捷、机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