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市舶的意思、市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市舶的解释

(1).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新唐书·卢奂传》:“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明史·外国传四·琉球》:“贡使至 浙江 ,典市舶者復请籍其所齎。”

(2).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宋史·食货志下八》:“九年, 集贤殿 修撰 程师孟 请罢 杭 , 明州 市舶,诸舶皆隶属 广州 一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市舶”是古代中国与海外贸易相关的术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词义

  1. 字面构成
    “市”指市场、商贸活动,“舶”指大型船舶。组合后泛指中外互市商船或海外贸易行为。例如《新唐书》记载:“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此处“市舶”即指贸易商船。

  2. 引申含义
    常被用来形容经济繁荣、商贸兴盛的景象,如“市舶之利”即指海外贸易带来的收益。


二、历史语境中的演变

  1. 唐宋元时期
    泛指中外互市的所有商船,政府通过设立市舶使(唐代)或市舶司(宋代)管理贸易,征收“舶脚”(关税)。南宋尤其重视市舶制度,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为目的。

  2. 明清时期

    • 明代初期仅允许外国使节船只(称“贡舶”)附带商货,禁止民间商船(“商舶”)出海。
    • 清代则专指外国商船,本土船只受“海禁”政策限制。

三、相关管理机构


“市舶”既指具体的贸易船舶或海外商贸活动,也代指相关管理机构。其内涵随朝代政策变化而调整,是研究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的重要概念。如需深入,可查阅《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市舶》是什么意思

《市舶》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市》指的是城市或市场,经过买卖交易的地方;《舶》则指的是大型船只。因此,《市舶》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城市中进行航运和贸易的船只。

拆分部首和笔画

《市舶》的拆分部首是「巳」和「舟」,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其中「巳」为天干的第六位,常见于一些表示时间或方位的词汇中;「舟」则表示航运的船只。根据笔画数计算,「巳」有三画,「舟」有六画。

来源与繁体

《市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出现于《说文解字》一书中。在繁体字中,「市」保留了原始的写法,而「舶」则稍作改动,笔画变为七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市舶》一词的表示方式稍有不同。古时候,《市》字的左侧是由「亠」和「丿」两个部首组成的;而《舶》字的舟部下方则有一个额外的「白」字。这种写法在现代已经很少使用,仅在一些古文献或碑刻中会出现。

例句

1. 这个城市拥有一个繁忙的港口,各种《市舶》在这里进出。

2. 他的家族世代从事《市舶》的生意。

组词

1. 市场:指的是进行商品买卖的地方。

2. 船只:泛指各种类型的船艇。

近义词

港船、市船、市港:这些词语与《市舶》的意思相近,用于描述城市中进行航运和贸易的船只。

反义词

陆运:与《市舶》相反,指的是通过陆地进行运输和交通的方式。

别人正在浏览...

白圭搬驳豹鞹本府贬晦镳杀臂搁裁红点翠草体叉路馋渴车行道城乡川砥簇射贷卖大事铺张都检点锻脩抚拍噶霏更自公货寒荄加减乘除荐达警训赍排酒糟脸恪慎馈诒瘣木凉斋俚词隶行龙举云兴缕金衣玟砧磨刀水辟疆品头评足靘壮勤务穷晷弃忘羣落柔武三边沙瓶沙蒸使者贪竞题扁投林完愿无施不可雾翳详料飨宴孝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