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辞的意思、盗辞的详细解释
盗辞的解释
盗贼的供辞。 元 虞集 《盗发亚父冢》诗:“盗发 亚父 塚,寳剑实累之。塚开寳气尽,狱吏书盗辞。盗言惟见寳,寧知 亚父 谁?”
词语分解
- 盗的解释 盗 à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匪窃偷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 辞的解释 辞 (辭) í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解雇:辞退。 同“词”。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讲话;告诉:“请辞于
网络扩展解释
“盗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解读:
一、核心释义
根据汉典等权威资料,“盗辞”指盗贼的供辞,即盗窃者在审讯中提供的口供或陈述。该词最早见于元代虞集的《盗发亚父冢》诗句:“冢开宝气尽,狱吏书盗辞”,描述盗墓者被审问时的供词记录。
二、词源解析
-
构词分析
- “盗”:本义为偷窃,引申指盗窃者。
- “辞”:此处特指供述、言辞,而非文学体裁。
-
文献用例
元代虞集诗中通过“盗辞”揭露盗墓者只关注财物,却不知历史人物亚父(范增)的文化价值。
三、常见误释辨析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其解释为“抄袭他人文章”,但该释义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与“剽窃”“盗用”等概念混淆所致。建议以《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为准。
四、使用场景
适用于历史文献、司法文书等语境,描述古代盗案中的审讯记录。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作为古语词出现。
提示:若需查询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全元诗》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盗辞》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盗用他人的言辞或文字,以假乱真的行为。它的拆分部首是「皿」和「言」,其中「皿」表示器皿,「言」表示言语。根据笔画计算,「盗辞」共有11画。
「盗辞」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因此繁体字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
这个词的繁体字写作「盜辭」,就是在简体字的基础上,将一些笔画做出调整。
以下是「盗辞」一词的例句:
1. 他被指控盗辞他人的作品,侵犯了知识产权。
2. 这篇文章明显是盗辞的,完全没有新意。
与「盗辞」相关的组词有「抄袭」、「剽窃」等,它们的意思也指类似的行为。
与「盗辞」意思相反的词可以是「原创」或「真诚」,它们表示作品或言辞是真实的、独特的。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尽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