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乾打哄的意思、乾打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乾打哄的解释

瞎胡闹。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你是五霸诸侯命,一品大臣名,乾打哄,胡廝噥,过了半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乾打哄”是现代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且带有方言色彩的词汇,其标准写法通常为“干打哄”(“乾”是“干”的繁体/异体字)。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词汇释义

干打哄(gān dǎ hòng)

词性:动词短语

核心含义:指虚张声势地起哄、凑热闹,或参与无实质意义的喧闹行为,常含贬义。

引申义:形容人盲目跟随他人行动,缺乏主见或实际贡献。


二、字义拆解与构词分析

  1. 干(乾):

    此处取“徒然、白白地”之意,如“干着急”“干瞪眼”。

  2. 打哄:

    “打”为动词前缀,无实义;“哄”指喧闹、起哄。合指“参与哄闹”。

结构特点:

“干”修饰“打哄”,强调行为的空洞性与无意义性,整体意为“徒劳地起哄”。


三、权威词典出处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干打哄:凑热闹,瞎起哄。”

    引用条目:第二册第720页(1990年版)

  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收录于“江淮官话”条目,释义为“虚张声势地附和他人喧闹”。

    引用条目:第3卷第2852页(2002年版)


四、文献用例与语境

  1. 元曲《桃花女》(元代杂剧):

    “你休要干打哄,敢赌个输赢么?”

    语境:讽刺对方虚张声势却无实际行动。

  2. 《金瓶梅词话》(明代小说):

    “那群帮闲的,不过是干打哄,骗些酒饭吃。”

    语境:揭露帮闲者借起哄谋利的行为本质。


五、方言与地域使用

该词多见于北方官话区(如山东、河北)及江淮官话区(如江苏北部),现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典文学或方言口语中。部分方言词典(如《济南方言词典》)将其归类为“旧时俗语”。


六、近义词对比

词汇 语义侧重 情感色彩
干打哄 无实质贡献的喧闹 贬义
凑热闹 单纯参与热闹场合 中性
瞎起哄 盲目附和、扰乱秩序 贬义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2. 李荣主编.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M]. 万历刻本(明代).
  4. 王实甫.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元杂剧)[M]. 元刻本.

网络扩展解释

“乾打哄”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来源中存在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资料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词源与结构

3.使用场景

4.注意事项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元曲原文,以确认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安心落意聱牙佶屈白头帖子帮助北冰洋弁端兵形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草团标忏度馋涎欲滴丞史辰巳畜畜槌杵村驿东西厂二仲厄塞房幄废逐风衣分判膈臆工人阶级桄榔广孝国政和啰浣澣滑头滑脑惑世盗名肩负郊墟甲乙丙丁饥冻籍敛金坑例差呤呤蛮公子毛钞萌生名簿女娘辟治七窍玲珑气象万千权勇鹊镜闪然沙棠船生草蜃霓鼠肚鷄肠岁腊酥酡韦笥小叔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