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重的意思、麤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重的解釋

亦作“麄重”。粗大笨重。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 瀘州郡 有 柳大夫 所造公廨,家具皆牢實麄重。”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其養雛也,一巢數隻,各有等差。最下者羽毛麄重。”《水浒傳》第五四回:“﹝ 湯隆 ﹞提條樸刀,棄了家中破房舊屋,麄重家火,跟了 李逵 ,直到酒店裡,來見 公孫勝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麤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字書和文獻進行考釋。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和古籍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麤(cū)

    《說文解字》釋為:"行超遠也",本義指鹿行迅疾,後引申為"粗糙、粗劣、不精細" ㊟。段玉裁注:"麤,疏也,物不精也"(《說文解字注》)。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十鹿部;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2. 重(zhòng)

    本義為"分量大、程度深" ㊟,如《孟子·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

    來源:《漢語大字典》


二、合成詞釋義

"麤重" 為并列結構複合詞,核心含義為"粗劣笨重",具體可細分為:

  1. 指物體粗糙笨重

    如《廣雅·釋诂》:"麤,大也",王念孫疏證:"麤重猶笨重"。

    來源: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

  2. 形容言行粗疏不謹

    佛教典籍中常見此用法,如《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四:"言麤重者,謂性魯鈍"。

    來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3. 引申為粗俗鄙陋

    明代方以智《通雅·釋诂》:"麤重即粗鄙"。

    來源:方以智《通雅》卷六


三、古籍用例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死詞"(obsolete word),僅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領域(如佛經翻譯)。日常表達中建議用"粗笨"、"笨重" 替代㊟。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2.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字典》[Z]. 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0.
  3. 王念孫. 《廣雅疏證》[M]. 中華書局, 2004.
  4.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M]. 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Z].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麤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指物體粗大笨重,強調外形粗糙且分量沉重。該詞可寫作“麄重”,屬于同義異形詞。
  2. 拼音:讀作cū zhòng(注意“重”在此處為去聲,非“chóng”)。

二、用法與示例

該詞多用于描述器物、建築或生物特征的笨重狀态。例如:

三、補充說明

“麤”是“粗”的異體字,古時多用于強調粗糙、不精細的形态;“重”則側重物理重量或形态的笨拙感。兩者組合後,詞義更偏向直觀的體感描述,而非抽象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辯辭别提币法不可避免不滔蠶妾馳響仇仇畜德促坐滴羞笃速煩郁反宗公廁刿剔和尚菜緩行堿地酵頭桀骜自恃借鏡接武徑賽擊碎唾壺跨邁暌淹枯枿老鷄頭糧罂簾帷厖大沒後門家名程慕殉齧指扭腰撒胯女色牌尾館怕是捧腹大笑前生俏頭青于藍窮兵黩武銳意潤麗少齒十大曲守徼思顧四畿統臨鍮石瞎扯纖筍鹹淵小夥子笑語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