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言的意思、厝言的详细解释
厝言的解释
进言。《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时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因为《述志赋》以自寄。”
词语分解
- 厝的解释 厝 ò 安置:厝火积薪。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厝。暂厝。 磨刀石。 笔画数:; 部首:厂; 笔顺编号:
- 言的解释 言 á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语助词,无义:
专业解析
"厝言"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中探寻,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
放置之言;临时之言:
- 这是"厝言"最核心的本义。"厝"字本义为"放置"、"安置"(如"厝火积薪")。因此,"厝言"字面意思指"放置在那里的言论",引申为临时性的、非正式的、权宜的言论或意见。它强调的是一种暂时性的表达,可能未经深思熟虑或并非最终定论。
- 古籍例证: 此义可见于古代典籍注释。例如,在解释《礼记·曾子问》"当祭而日食"时,郑玄注中提到"厝之言措也",虽非直接使用"厝言"一词,但体现了"厝"与"措置"(安排、放置)的关联,后世学者在解读类似语境时,会引申出"厝言"指临时性、权宜性言论的含义。清代学者在训诂中也常在此意义上使用或解释"厝"字相关的表达。
-
错言;不当之言:
- "厝"字在古代有通假用法,可通"错",意为"错误"、"乖谬"。因此,"厝言"亦可解释为错误的言论、不恰当的话。
- 古籍例证: 《康熙字典》在"厝"字条下明确收录了"又與錯通"的义项,并举《汉书·地理志》"五方杂厝"为例(意为"五方之人杂居错处")。基于此通假关系,"厝言"自然可以理解为"错言"。《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在收录"厝"字时,也明确列出了"通'错'。差错;乖谬"的义项,为"厝言"作"错言"解提供了依据。
"厝言"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古语词。其含义主要有二:
- 指临时性的、非正式的、权宜性的言论。 (核心本义,源于"厝"的"放置"义)
- 指错误的、不恰当的言论。 (通假义,源于"厝"通"错")
引用说明:
- 关于"厝"字的本义及"放置"义引申出的"厝言"含义,主要依据古代典籍(如《礼记》郑玄注)及传统训诂学解释,常见于《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权威字书的相关条目释义中。
- 关于"厝"通"错"及由此引申的"厝言"含义,明确记载于《康熙字典》"厝"字条下,并被《汉语大词典》、《中文大辞典》等权威辞书收录确认。
网络扩展解释
“厝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cuò yán(注音:ㄘㄨㄛˋ ㄧㄢˊ)
- 词义:指“进言”,即向他人提出意见或建议。
2.语源与文献例证
- 出自《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的记载:“时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因为《述志赋》以自寄。”
此例中,萧皇后因顾忌未直接进谏,转而通过赋文表达心志,体现了“厝言”在特定语境下的委婉性。
3.单字解析
- 厝:
- 本义为“放置”(如“厝火积薪”),亦有“停柩待葬”或“房屋”(闽南语用法)等含义。
- 在“厝言”中,引申为“提出、表达”之意。
- 言:指话语或言辞,此处特指向他人陈述观点。
4.使用场景
- 多用于古代文献,描述臣子、后妃等向君主进谏的行为,常隐含谨慎或委婉的语境。
5.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进谏、陈言、建言。
- 关联词:厝火积薪(比喻隐患)、浮厝(暂存棺柩)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厝”的其他用法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榜笞傍牌崩阙鼻高闭门酣歌痴魔大才槃槃踧踧定道斗炒鵽雀枋箄锋手肐落跟斗翻构构果介航标豪侠尚义豪宗轿柜记分册金燧金鋜据水断桥老昧裂理林阡柳烟马剑洋眠蚕面具籋口民治逆风恶浪前儿个乾冈强笑签助桥言启居热补热瓦甫山鸡椒杀止谥碑史例十因水渚庶隶送迎钱谈闲天天禄大夫外重玩月无疆之休无崖衔桮谐辨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