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装廉洁。《晏子春秋·问上二十一》:“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公正以伪廉。”
“伪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ěi lián,其核心含义为假装廉洁,表面正直但实际虚伪。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指表面上故作清廉姿态,实则隐藏不道德或腐败行为。常用于形容那些用道德外衣掩饰私利的人,例如官员或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宣扬廉洁,私下却贪污受贿。
词语结构
历史出处
最早见于《晏子春秋·问上二十一》,原文提到:“面示公正以伪廉”,描述某些人通过虚伪的廉洁形象博取信任。
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晏子春秋》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伪廉(wěi lián)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其中“伪”部由“人”字旁和“犬”字旁组成,表示“伪假”、“虚伪”之意;而“廉”部由“广”字旁和“厂”字旁组成,表示“廉洁”、“正直”的含义。
这个词来自于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明代王守仁的《三字文》中。在该文中,作者用“伪廉”指代那些外表看起来正派廉洁,却实际上虚伪不诚实的人。
繁体字“偽廉”保留了部首结构,只是在书写时演变为了繁体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伪”字相对简化,字形并未有太大变化,但在“廉”字的演变中,部首中的“广”字旁几乎完全消失,现代写法比较接近古代字形。
以下是一些关于“伪廉”的例句: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正直,但实际上是个伪廉之徒。
2. 这个政客号称廉洁无私,但事实上他却经常参与************活动,可以说是伪廉的典型代表。
3. 不要被他的伪廉所蒙蔽,要善于辨别真假。
- 伪善:伪假而表现得正直善良。
- 伪造:以虚假的手段制造出来。
- 廉政:指正派廉洁的政治。
- 廉明:指人品正直、光明磊落。
- 虚伪:指人为了利益而假装的表现,与伪廉的意思相近。
- 假善:指为了给人好印象而做出的表面上的好人好事,也可以与伪廉替换使用。
- 真诚:指真实、坦率的表现,与伪廉恰好相反。
- 廉洁:指纯洁、正直而且不收受贿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