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xcept]
(2) 表示不计算在内——跟名、动、形、小句组合,后面可加“外、以外、之外、而外”。“除了…”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
这篇文章除了附表和说明,不过二千五百字
(3) 排除特殊,强调一致——后面常用“都、全”等呼应
除了老王,我都通知到了
(4) ——后面用“不”、“没 [有] ”,强调唯一的事物或动作
除了小张,没人来过
(5) [besides]
(6) 排除已知,补充其他——后面常用“还、也”等呼应
这儿懂朝鲜语的,除了他还有两个人
(7) 不是…就是…——表示二者必居其一
这几天除了刮风,就是下雨
(1).表示所说的不计算在内。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但得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所以除了几个老光棍,差不多都没有那些闲情到 三仙姑 那里去了。”
(2).跟“就是”连用,表示二者必居其一。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
在现代汉语中,“除了”是一个常用的介词,主要用来表示排除或不包括某些情况、范围或对象,同时可能引入例外或补充说明。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表示排除
指出在整体范围中不包含某一部分。
例:除了小王,其他人都到齐了。(“小王”被排除在“到齐”范围外)
语法作用:引出排除对象,后接名词或代词。
表示例外或补充
常与“都”“全”“还”“也”等副词搭配,强调排除后的剩余部分或补充新信息。
例1:除了数学,他其他科目都优秀。(强调“其他科目”)
例2:除了教书,他还从事翻译工作。(补充“翻译”这一额外行为)
固定搭配
例:这里除了沙漠还是沙漠。(强调只有沙漠)
例:除了天气因素(之外),旅行很完美。
“除了”由动词“除”(本义为“台阶”,引申为“清除”)加助词“了”虚化而来,最早见于近代汉语。其功能演变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除了:介词,表示不计算在内;排除特殊,强调一致或补充。
例证:“除了老李,没人知道这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89页。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
表示排除某对象后,其余部分如何或另有补充。
例证:“除了工作,他别无爱好。”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第412页。
参见: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9年,第120页。
“除了”是一个汉语常用介词,主要用于表达“排除某个对象或情况”,并在不同语境中衍生出多种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表示排除例外
指在整体中排除某一部分,强调“不包括某个对象”。
例句:除了小明,其他人都到齐了。(只有小明未到)
表示追加补充
与“还/也”搭配时,表示“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其他内容”。
例句:除了学习英语,他还在学法语。(英语和法语都在学)
“除了……(以外),都……”
强调排除后的全部情况。
例:除了周末,他每天都去健身房。
“除了……(以外),还/也……”
表示在原有范围外增加内容。
例:除了写代码,他还喜欢画画。
“除了……(以外),没有……”
突出唯一性或排他性。
例:除了这个办法,没有其他选择。
“除了……还是……”
强调重复或单一性,带有感情色彩(如无奈、抱怨)。
例:这里除了山还是山,看不到别的风景。
“除了……之外”的省略
口语中常省略“之外”,直接说“除了……”。
例:除了你,没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与“除非”的区别
“除非”表示条件限制(如“除非你道歉,否则我不会原谅你”),而“除了”侧重排除或补充。
避免歧义
根据上下文判断是“排除”还是“补充”。例如:
如果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例句或语法结构,可以补充说明~
闇愎傲性拜堂剥剽槟榔屿舶主乘陵鞑鞑里当初耽怀鵰睨兜罗被独眼龙风度翩翩焚逸拊节扶挽浮扬革虑耇老滑头面謼服诲让借身报仇济胜之具酒尊军伶练功蹓跶罗曼谛克履虎马溜船马游龙螟蟊弄小奴怯片羽戗茬,戗茬儿墙立迁挪起第圈缋忍恶柔刚商谈失旦十二缘起誓檝石青受籙双季稻薯莨庶物四奸死于非命琐说涂长望外江人威憺温柔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