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履虎尾 ”。
“履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履虎”是“履虎尾”的简称,字面意为踩踏老虎尾巴,比喻身处险境或面对危险事物。例如《易经·履卦》中“履虎尾,不咥人,亨”,即用此意象表达虽遇险但最终顺利的哲理。
该词与《易经》中的“履卦”密切相关。卦辞“履虎尾,不咥人,亨” 强调通过谨慎应对危机可化险为夷,体现了道家对风险与机遇的辩证思考。
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哲理讨论,形容面对高风险情境时的状态,例如:“商战如履虎,需步步为营。”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易经》卦辞或具体例句,可参考来源网页。
履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踏着老虎,形容勇敢无畏,毫不畏惧的意志和勇气。
履虎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履”和“虎”。
履虎源自《竹书纪年》:“鲁昭公田孟备之官。曾见一黄兽,龙身虎头,曷怪之哉?履夫。”意思是:鲁昭公在田地中发现一只黄色的动物,身体像龙,头却像虎,对此不禁惊奇。正是因为鲁昭公勇敢无畏,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踏上这只黄兽。
履虎的繁体写法为「履虎」,使用了传统的繁体字形。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时会有一些变化,履虎在古时候的写法是「履虎」,字形与现代基本一致。
他敢于履虎,迎接挑战,最终获得了成功。
履职、履历、履行、履约。
奋勇直上、骁勇善战。
畏首畏尾、唯唯诺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