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璅说”。 1.琐细的论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读 范曄 、 陈寿 二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失也,其琐説详也。”
(2).指记述琐谈逸事的文章或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伪下》:“凡史之伪,杂传记为盛,璅説次之;凡子之伪,道为盛,兵及诸家次之。”
“琐说”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琐细的论述
指零碎、细小的议论或分析,常用于形容内容不系统的文字表述。例如,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到史书中的“琐説”过于详备,反而影响整体严谨性。
记述琐谈逸事的文章或著作
侧重指记录琐碎谈话、逸闻趣事的文体或文献,常见于古代笔记类作品。如明代学者将“璅说”归类为史书中的伪作类型之一。
胡应麟在《四部正伪》中批评史书伪作现象时,将“璅说”(即琐说)与“杂传记”并列,认为这类文字因内容琐碎而影响史实的可靠性。
如今多用于文学或学术领域,形容非系统性的杂谈、随笔类内容,例如研究古代笔记小说时可能涉及对“琐说”文体的分析。
琐说是一个含有贬义的词汇,常用来形容没有价值、无关紧要的言谈。它可以用于形容琐碎的事情、无聊的话题或者无用的讨论。
琐说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石)和 讠(讠)。其中石部表示与石有关,讠部表示与言语有关。
根据字形结构,琐字的总笔画数为13划。
琐说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庄子·逍遥游》一文中的一句话:“...凡俗人琐琐,不知进退。”这里的“琐琐”形容人们的庸俗琐细之言。
在繁体字中,琐说可以写作瑣說。
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据记载,古时候汉字中的石部通常用手工写成或刻成平面,而讠部则位于上方,两者结合形成了琐字的古代写法。
1. 他一直在琐说些无聊的事情,真是让人厌烦。
2. 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琐碎的琐说上,而应该集中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
组词:琐事、琐碎、琐事纷纷。
近义词:细碎、琐细、无聊。
反义词:重要、有价值、有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