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xcept]
(2) 表示不計算在内——跟名、動、形、小句組合,後面可加“外、以外、之外、而外”。“除了…”可用在主語前,有停頓
這篇文章除了附表和說明,不過二千五百字
(3) 排除特殊,強調一緻——後面常用“都、全”等呼應
除了老王,我都通知到了
(4) ——後面用“不”、“沒 [有] ”,強調唯一的事物或動作
除了小張,沒人來過
(5) [besides]
(6) 排除已知,補充其他——後面常用“還、也”等呼應
這兒懂朝鮮語的,除了他還有兩個人
(7) 不是…就是…——表示二者必居其一
這幾天除了刮風,就是下雨
(1).表示所說的不計算在内。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詞:“但得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風月,此外百無功。”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二:“所以除了幾個老光棍,差不多都沒有那些閑情到 三仙姑 那裡去了。”
(2).跟“就是”連用,表示二者必居其一。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本地大建築在城外計三十來處,除了廟宇就是會館和祠堂。”
“除了”是一個漢語常用介詞,主要用于表達“排除某個對象或情況”,并在不同語境中衍生出多種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表示排除例外
指在整體中排除某一部分,強調“不包括某個對象”。
例句:除了小明,其他人都到齊了。(隻有小明未到)
表示追加補充
與“還/也”搭配時,表示“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其他内容”。
例句:除了學習英語,他還在學法語。(英語和法語都在學)
“除了……(以外),都……”
強調排除後的全部情況。
例:除了周末,他每天都去健身房。
“除了……(以外),還/也……”
表示在原有範圍外增加内容。
例:除了寫代碼,他還喜歡畫畫。
“除了……(以外),沒有……”
突出唯一性或排他性。
例:除了這個辦法,沒有其他選擇。
“除了……還是……”
強調重複或單一性,帶有感情色彩(如無奈、抱怨)。
例:這裡除了山還是山,看不到别的風景。
“除了……之外”的省略
口語中常省略“之外”,直接說“除了……”。
例:除了你,沒人能解決這個問題。
與“除非”的區别
“除非”表示條件限制(如“除非你道歉,否則我不會原諒你”),而“除了”側重排除或補充。
避免歧義
根據上下文判斷是“排除”還是“補充”。例如:
如果需要進一步分析具體例句或語法結構,可以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