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节的意思、拊节的详细解释
拊节的解释
击节。节,一种古乐器,用竹编成,击之成声。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諂媚小人,欢笑以赞善;面从之徒,拊节以称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俄而一伶拊节而唱。” 宋 梅尧臣 《和潘叔治六鹤图·舞风》:“拊节余欲助,和歌谁尔类。”
词语分解
- 拊的解释 拊 ǔ 拍:拊掌大笑。 古同“抚”,安抚,抚慰。 器物的柄。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节的解释 节 (節) 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拊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文献记载归纳如下:
1. 基本解释
指“击节”,即用手或器物敲打节奏。这里的“节”特指古代竹制乐器,形似簸箕,通过敲击发声,常用于歌舞伴奏。
2. 引证与用法
- 文学场景:多用于描述歌舞或吟诵时的节奏控制。例如唐代《集异记》中“一伶拊节而唱”,描绘乐人击节伴唱的情景。
- 情感表达:宋代梅尧臣诗句“拊节余欲助”体现通过击节参与互动的意境。
- 社会隐喻:晋代《抱朴子》用“拊节以称功”暗讽阿谀者附和权贵的姿态,赋予词汇批判色彩。
3. 现代关联
如今“拊节”一词已不常用,但类似行为仍存在于传统戏曲、民乐演奏中,如戏曲演员以板鼓击节定调。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拊节(fǔ jié)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手拍打着节拍。它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节(节),总共有11个笔画。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音乐的节拍练习中,人们用手轻拍着节拍,从而衍生出了这个词汇。
拊节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拊節。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拊这个字曾有多种变体形式,例如手本、卧手等,但现代用法已经统一为拊。
以下是拊节的用法例句:
1. 他站在舞台上,用手拊节,为乐队指挥。
2. 我喜欢用手拊节,帮助我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
3. 这位教练在训练中教我们拊节的技巧。
一些与拊节相关的组词包括节拍、拊掌和击掌。近义词可以是敲节或拍节,反义词可能是错节或失节。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愿意继续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按田凹凸班荀标队豳籥觇决谗哳穿鍼引线春麦辞宗单外电熛电针疗法底下人断蛇風檢峯胁负牛富泰感士宫纱勾芡诡诞不经欢跃跃化期火捺纹火上添油护渔戢心峻节苦海茫茫葵扇连头眉瞵盼六花阵挠曲鸟兽行攀止篇次辟邪翁迁坐青丘青阳腔求媚弃邪归正人单势孤柔脃三论说咸道淡私意夙秉太乙炉通晨望江楼顽肉围垦诬禄兀硉校射淅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