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耇老的意思、耇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耇老的解释

亦作“耈老”。1.年高有德的贤人。《逸周书·皇门》:“下邑小国,克有耇老。” 孔晁 注:“耇老,贤人也。”《国语·周语上》:“肃恭明神,而敬事耇老。” 清 姚鼐 《渡淮》诗:“风土近乡里,问语向耇老。”

(2).指老成人。《汉书·孔光传》:“《书》曰:无遗耇老。” 颜师古 注:“言不遗老成之人也。”

(3).高寿。 唐 柳宗元 《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虽不至耉老,其道寿矣。” 宋 王安石 《祭范仲淹文》:“谓宜耇老,尚有以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耇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指向高寿且有德行的年长者。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由"耇"和"老"两个表意部件构成:"耇"字本义特指老人面部的寿斑,引申为长寿的象征;"老"则直接表达年长之意,二字叠加强调高龄特征。

从字形结构分析,《说文解字》指出"耇"属会意字,其"老"字部首明示年龄属性,"句"(勾)部则象形老人佝偻之态,生动展现年迈者的体态特征。这种造字法体现了汉字"以形表意"的独特智慧。

在用法层面,《尚书·周书》载"耇老"多用于尊称德高望重的长者,既包含对生理年龄的界定(通常指七十岁以上长者),更强调其积累的社会威望与道德修养。这种用法在先秦典籍中形成固定搭配,如《诗经》中"以介眉寿"的表述,便与"耇老"的寿考内涵相呼应。

文化内涵方面,该词承载着儒家"敬老尊贤"的伦理观念,《礼记·王制》明确规定"养耆老以致孝"的社会规范,使"耇老"成为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符号。其语义演变轨迹清晰显示,从单纯年龄描述到德行兼备的价值判断,完成了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升华。

网络扩展解释

“耇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gǒu lǎo,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年高有德的贤人
    最早见于《逸周书·皇门》“克有耇老”,孔晁注解为“贤人也”。该词常用于描述德高望重的长者,如《国语·周语上》“敬事耇老”,清代姚鼐《渡淮》诗中亦用此意。

  2. 泛指老成持重之人
    引申为阅历丰富的年长者,如《汉书·孔光传》引《尚书》“无遗耇老”,颜师古注“不遗老成之人”,强调对经验丰富者的重视。

  3. 高寿的象征
    从字形来看,“耇”本义指老人面部的寿斑(《说文解字》),后引申为长寿,如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提到“不至耇老”,王安石《祭范仲淹文》以“耇老”喻高寿。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百寿图贝饰辩畅逼目菜甲出分子大风子尔汝之交飞眼传情冯驩铗風珂風憲皋亭亘地鞲马谷处黑盒子河清难俟焕炳华平湖北省惛怳货室火巷狐续江娥津梁懻中抗颜为师枯蓬靓装瞭楼楼儿鹿戏买贱卖贵猛趫趫弃短就长丘首权量认脚睿相三不去上窍上食试金石淑身梳云掠月松耳石素简素丝田父野老天郄天仙痌伤文翮宪罚象六獮狩烋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