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尘榻的意思、尘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尘榻的解释

《后汉书·徐稺传》载,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不至则灰尘积于榻。后因以“尘榻”为优礼宾客、贤士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酬谢宣城朓卧疾》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尊。” 唐 元稹 《鄂州寓馆严涧宅》诗:“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掛尘榻空含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尘榻"是汉语中具有文学意象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四个角度解析:

一、字面本义 "尘"指积落的灰尘,"榻"原指古代低矮的卧具或坐具,组合后字面意为"积尘的床榻"。《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积尘的坐榻",常作为待客器具的谦称。

二、典故溯源 该词典出《后汉书·徐稚传》中"陈蕃悬榻"的典故:东汉名士陈蕃为高士徐孺特设一榻,徐离去后便将榻悬挂,积尘亦不他用。此典后衍生出"下榻""悬榻"等词组,形成"尘榻"的固定意象。

三、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春眠》中写道:"尘榻无人忆卧龙",此处"尘榻"既指闲置的卧具,又暗喻贤士未遇的境遇。宋代陆游《秋思》"尘榻为子下"则活用典故,表达待客诚意。

四、现代引申 在当代汉语中,"尘榻"多用于文学语境,既可实指久未使用的家具,也可虚指被冷落的人才或闲置的待遇。如钱钟书《围城》中"书房尘榻久未扫"的描写,即暗喻主人公的落寞处境。

网络扩展解释

“尘榻”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与古代礼遇贤士的传统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典故出处

“尘榻”出自《后汉书·徐稺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平时不接待宾客,唯独为隐士徐稺(字孺子)特设一榻。徐稺离开后,陈蕃便将榻悬挂起来,若徐稺不来,榻上便会积满灰尘。这一典故成为礼遇贤士的象征。

2.本义与引申义

3.文学应用

古代诗文中常以“尘榻”寄托对贤士的尊崇或自身孤寂之情。例如:

4.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尘榻”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讨论,强调对传统礼贤文化的追溯,偶见比喻长期闲置或无人问津的状态,但此用法较少见。


“尘榻”的核心意义源自《后汉书》典故,体现古代对贤士的尊重,后成为诗文中的文化符号。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玻璃白卷抃笑不乏不极参驳钗荆车次绸缪牖户出陈易新赐剑道德刁滑多样性肥遯鸣高風雨表分领扶进付账郜鼎雇伙诡语海氛后汉书会合或或交沁校书钜帙口轻舌薄扩散掠卤列蛸纶布论纂覼缕緑茵茵昧密貊鞨排挤飘瞥平面几何戕害前疑趫材取境色身沙涨麝灯石脊速熟探照灯殄废投蜺脱缪相救翔师小鸡子狎兽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