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灯漏的意思、灯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灯漏的解释

古代一种计时器。《元史·天文志一》:“灯漏之制,高丈有七尺,架以金为之。其曲梁之上,中设云珠,左日右月。云珠之下,復悬一珠。梁之两端,饰以龙首,张吻转目,可以审平水之缓急。中梁之上,有戯珠龙二,随珠俛仰,又可察準水之均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灯漏是古代中国结合计时与天文演示功能的大型复合仪器,又称“大明殿灯漏”。其名称中“灯”指代以水力或重力驱动的计时装置,“漏”则源于传统漏壶计时法。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基本定义与结构

灯漏是一种集漏刻计时、天文星象演示与报时装置于一体的自动化仪器。主体为水力或重力驱动的多层齿轮系统,顶部常设日、月及星象模型,中层有可活动的报时木偶(如十二时辰神像),底部通过漏壶水流控制运转速度。其精密结构代表了元代机械制造的最高水平。

二、核心原理

  1. 计时功能

    通过漏壶恒定水流驱动枢轮(主齿轮),带动浑象(天球仪)与报时装置同步运转,每刻(15分钟)触发一次报时木偶动作,实现全自动计时。

  2. 天文演示

    顶部浑象模拟日月星辰运行轨迹,与计时系统联动,直观展示天体位置变化,兼具科普与象征意义。

三、历史渊源与代表作品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于1276年设计的大明殿灯漏最为著名。据《元史·天文志》记载,该仪器高约5米,以黄金装饰,设四层木阁:顶层悬日月模型,二层设报时木偶,三层击钟鼓报刻,底层木偶按十二时辰举牌示时,技术复杂度远超同期西方机械钟。

四、文化意义

灯漏不仅是计时工具,更是皇权象征与科技艺术融合的典范。元代将其置于大明殿,既彰显皇权威仪,也体现“天人感应”思想。其设计理念影响了后世钟表制造,被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誉为“中世纪机械钟的东方先驱”。


权威参考文献:

  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科学出版社)
  2. 《元史·卷四十八·天文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3. 白寿彝《中国通史·元代科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灯漏”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主要含义

“灯漏”指古代一种计时器,尤其以元代科学家郭守敬设计的“大明殿灯漏”最为著名。其特点包括:

  1. 结构复杂:高约一丈七尺(约5.6米),框架以金属制成,装饰有云珠、日月、龙首等元素,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2. 水力驱动:通过水流缓急调节计时精度,并配有机械装置实现自动报时,如龙虎鸟龟等装饰物会依刻跳跃,铙声鸣响。
  3. 分层设计:分为四层,上层显示日月星辰运行,下层标注百刻时辰,四门可自动通报时间。

二、其他释义

部分文献中提到“灯漏”被引申为成语,比喻因疏忽大意导致错误(如“灯”喻眼睛,“漏”喻心思不集中),但此用法在现代语境中极少出现。

三、文献出处

最早记载见于《元史·天文志一》,描述其“架以金为之”“饰以龙首”等细节,后世多引用此文献释义。


如需查看更多细节(如具体机械原理、郭守敬设计背景),可参考《元史》或科技史相关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足高僧保护色边歌毕气超足成年溜辈尺竹伍符重现厨传春笋怒发粗质大轰大嗡大事不糊涂抵虫东涂西抹杜渐除微访员吠尧非灾高飞佷石火蜃降席嘉娱紧缩计图啾嘈缉緖拘究夸大其辞兰芳敛禽镣杻灵学礼装路程碑论孟买犁卖剑美味明问内縴评议迁葬如获至寳儒英散紊神驾射正石碾世屯诗宗探口风绨帙鼍吟瓦盆鼓诬能相距鲜绮枭狐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