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法鼓的意思、法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法鼓的解释

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法华经·化城喻品》:“击于大6*法鼓,而吹大6*法螺。”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红楼梦》第十五回:“早又前面法鼓金鐃,幢幡宝盖: 铁欖寺 中僧众摆列路旁。” 赵朴初 《东京大街上大步踏》诗:“广播车在前面讲着话,僧人的法鼓在后面打。”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法鼓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法鼓”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定义

法鼓是佛教法器之一,指寺院中用于召集僧众、举行法事的大鼓。根据禅寺传统,法鼓通常放置于法堂东北角,与西北角的“茶鼓”相对,两者功能不同,法鼓专用于宗教仪式,茶鼓则与日常活动相关。

二、象征意义

  1. 佛法传播的象征
    佛经《法华经·化城喻品》中提到“击大法鼓,吹大法螺”,将法鼓比喻为弘扬佛法的声音,具有唤醒众生、驱除杂念的寓意。
  2. 庄严与威严的体现
    法鼓声音洪亮,常被用来形容具有震慑力的场景。例如《红楼梦》第十五回描述铁槛寺僧众列队时提到“法鼓金铙”,突显宗教仪式的肃穆感。

三、文化延伸

四、现代释义

当代语境中,“法鼓”可引申为具有号召力或感染力的声音,例如形容演讲、音乐等富有感染力的表达。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引用或不同宗派中的具体差异,可参考佛教经典《法华经》或禅寺仪轨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法鼓,拆分部首和笔画: 法鼓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左边的部首是“⺍”(丿部)表示手的形状,右边的部首是“鼓”(鼓部)表示乐器。它总共有11画。 来源: 法鼓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代表着宇宙的鸣动和震撼。后来发展为佛教中一个重要的象征,表示佛法的教化声音。 繁体: 法鼓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法鼓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一种写法是将左边的“⺍”写成一条竖线,表示手掌的形状,右边的“鼓”则仍然保持不变。 例句: 在佛教寺庙里,法鼓的声音宣扬着佛法的智慧和慈悲。 组词: 法鼓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法鼓寺、法鼓山等。 近义词: 佛鼓、佛法声音 反义词: 寂静、无声

别人正在浏览...

鹌子羹饼金参详伧鬼楚人咻丛育胆瓶登春台点瑟地头第一声发村犯不出肤琐敷与干缦鼓儿词归邪转曜椁室灏气黄丝惠黠呼吸道检考荐绅缄书疾劲寄居蟹九曲肠距踊诳丐困迫老父台鳞亚流感陋贱楼棚録供没出息冥间千文倾国侵入奇癖塞子三夏赏客螫搏算银天子魔蜩螗通览拖曳尉荐微随危险性瞎榜详悉险心枭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