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春秋 时国名。《春秋·宣公九年》:“秋,取 根牟 。” 杜预 注:“ 根牟 ,东夷国也。”
(2).复姓。 战国 时有 根牟子 。
“根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语言演变来理解:
春秋时期国名
根据《春秋·宣公九年》记载,“秋,取根牟”,杜预注:“根牟,东夷国也。” 根牟国位于今山东省境内,属于东夷部落的小国,后被鲁国吞并。
复姓来源
战国时期有复姓“根牟”,代表人物为根牟子,其生平多见于战国文献。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形容“事物根基牢固且发展至难以改变的程度”。但需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春秋左传注》或《中国姓氏大辞典》。
根牟(gēn móu)是一个汉语词汇,它指的是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意思。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某种观念、习俗、信仰等在人们心中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不易改变或消除。
根牟的部首是木(mù)和牛(niú),其中木为左部,牛为右部。
根牟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根牟一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见于《尚书》中。在《尚书•禹贡》中有一句“故揆诗书,以根牟乾坤,以苞章百神”。这句话意味着要深入探究诗书之道,以达到根植于宇宙、阐述各种神灵的程度。
根牟的繁体形式为「根牟」,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古代,根牟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在古籍中发现的写作形式主要是与现代相似的形态,没有明显的差别。
1. 这种传统习俗已经根牟于民众的心中,无法轻易撤销。
2. 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已经根牟于员工的血液中,每个人都将其视为信仰。
组词:根深蒂固、根源、深入人心、留下根、根本
近义词:根深蒂固、扎根、根植、牢固不移
反义词:非根本、浮光掠影、影响不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