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信的意思、敦信的详细解释
敦信的解释
(1).犹笃信。《逸周书·太子晋》:“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敦信。”
(2).尊重信义。《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雄州 奏 辽 改筑 新城 。帝谓辅臣曰:‘ 景德 誓书有无创修城池之约,今此何也?’ 陈尧叟 曰:‘彼先违誓修城,亦此之利也。’帝曰:‘岂若遗利而敦信乎?宜令边臣詰其违约,止之。’”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信的解释 信 ì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
网络扩展解释
“敦信”是一个汉语词汇,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
笃信(深信不疑)
指内心对某种信念或原则的坚定信任和忠诚,强调精神层面的坚守。例如《逸周书·太子晋》中提到“分任诸侯而敦信”,即通过分封诸侯来巩固对德行的笃信。
-
尊重信义(重视诚信与道义)
指在行为上恪守信用、践行道义,体现为对外在规则的尊重。例如宋代文献记载,宋真宗因辽国违约修城而强调“遗利而敦信”,即宁可放弃利益也要维护信义原则。
经典用例
- 武则天改年号为“垂拱”,取自“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其中“敦信”即强调诚信与道义的重要性。
- 现代用法中,常被用于外交或文化语境,如“敦信修睦”指以诚信促进和睦关系。
现代启示
在儒家思想中,“敦信”是诚信品德的体现,如今仍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合作的基石。它要求人们言行一致,如企业守信经营、个人遵守承诺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信(dūn xìn)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敦信这个词意指真诚守信、言而有信。它强调了一个人应当以真诚的态度履行自己的承诺,并且对人言出必做,做出必果。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敦字的部首是 ⺗(犬旁),它的拼音是dūn。信字的部首是 人,它的拼音是xìn。
来源和繁体
敦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代表了真诚、坚定的意思。大约在西周时期左右,敦字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态。
敦信在繁体字中的写法與简体字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敦字在古时候的写法稍有变化,如篆书中的写法为 佸,而隶书中的写法为 敦。
例句
1.他一向敦信,从不食言。
2.她的敦信品质使得她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
组词
敦朴、敦厚、敦亲睦邻、敦睦相处、敦促等。
近义词
诚信、真诚、守信、守约。
反义词
言而不信、不诚、不守信。
别人正在浏览...
报差编录比似才谋乘方尘垢粃糠垂问淡写轻描防顾丰有扶帮扶扶嘏辞衮冕过去佛黑海横遮竖挡和章宏规慌不择路皇人减半将吏疾忌敬辞浄教筋丝九坑峻制扣边狂慧镰采凛坎犁生骍角六阳露华眉峰蔑陋牛具拍马溜须飘沈秦不收魏不管青钱学士襦袖三陈三十六生绡身章十夫使性掼气霜点疏远松架趟地天贵天祸铜章威姑武火席不暇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