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尘和污垢,谷粃和米糠。喻卑微无用之物。《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 尧 舜 者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夫 老子 曰:‘身与名孰亲?’况於荣贵外物,有道之士,盖视为尘垢粃糠。” 郭沫若 《浴海》诗:“我有生以来的尘垢粃糠,早已被全盘洗掉。”亦省作“ 尘粃 ”。《宋书·王弘传》:“小民自非超然简独,永絶尘粃者。”
“尘垢粃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拼音为chén gòu bǐ kāng,字面指“灰尘、污垢、谷粃(不饱满的谷粒)和米糠”。这些均为生活中常见的琐碎、无价值之物。
比喻卑微无用的事物,强调事物的微不足道或缺乏实际价值。例如,郭沫若在《浴海》诗中写道:“我有生以来的尘垢粃糠,早已被全盘洗掉”,以此表达对旧有糟粕的摒弃。
源自《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庄子通过此句说明,即便是看似无用的东西,也可能成为塑造圣贤的原料,暗含辩证思想,但成语本身更侧重“无用”的贬义。
部分文献中“粃”写作“秕”,两者通用,但“粃”更贴近原典写法。
总结来看,该成语通过具体的生活杂物比喻抽象的无价值事物,兼具形象性与哲理性,适用于强调去芜存菁的语境。
尘垢粃糠是一个成语,意为尘土、污垢和残食残糠。它形容东西非常脏乱或者装饰品非常普通。下面将介绍尘垢粃糠的拆分部首和笔画、词源、繁体字、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尘:部首尸,总笔画数为8。
垢:部首土,总笔画数为12。
粃:部首米,总笔画数为11。
糠:部首米,总笔画数为12。
尘垢粃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李广传》中。繁体字形为「塵垢粃糠」。
在古代,尘垢粃糠的字写法略有不同。例如,在汉代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尘」的写法为「塵」,而「糠」的写法为「穅」。这种差异彰显了汉字的发展和演变。
这个房子已经空置多年了,被尘垢粃糠所覆盖。
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尘垢粃糠的纸张和旧报纸。
尘土、垢污、粃粉、糠麸。
尘埃灰尘、垢垢污污。
清洁干净、光鲜亮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