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的意思、三十六的详细解释
三十六的解释
约计之词,极言其多。《文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李善 注:“离别,非一所也。《上林赋》曰: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唐 骆宾王 《帝京篇》:“ 秦 塞重关一百二, 汉 家离宫三十六。” 宋 王珪 《宫词》:“漏永禁宫三十六,宴回争踏月轮归。”《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
词语分解
-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三十六”在汉语中的释义与文化内涵
一、基础释义
-
数值概念
- 基数词:表示数字“36”,即三十加六的运算结果(30+6=36),属于自然数范畴。
- 序数词:在序列中指代第三十六位(如“第三十六条规定”)。
-
构词特征
- 由“三十”(表三十个单位)与“六”(表六个单位)组合而成,符合汉语十进制计数规则。
二、文化象征与固定用法
-
“三十六计”
- 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源于《三十六计》典籍,后引申为“多种计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他使出三十六计,终于化解危机。”
- 文化寓意:象征智慧与策略的集大成,常见于文学、军事领域。
-
道教与民俗中的象征
- 道教概念:道教认为天界有“三十六天”,如“三清天”共三十六层,象征宇宙的层次结构。
- 节气关联:古时农历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每五日一候,“三十六”则暗含时间节律(如“三十六雨”指风调雨顺)。
-
文学修辞
- 虚指用法:在诗词中常作虚数,表数量众多(如“三十六峰”形容群山连绵)。李白《赠黄山胡公》有“三十六峰长周旋”。
- 习语典故: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泛指各行各业。
三、语言应用实例
- 数学语境:“三十六边形”指具有36条边的多边形。
- 日常表达:“三十六岁”表示年龄,“三十六码”用于鞋码尺寸。
- 成语扩展:“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强调避让策略的优先级。
参考资料: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
- 道教典籍《云笈七签》卷二十一“天地部”.
- 兵书《三十六计》注译本,中华书局,2007年.
网络扩展解释
“三十六”作为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和用法,以下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
数字本义
指自然数36,介于35与37之间,是6的平方数($6=36$),也是合数(分解质因数为$2×3$)。
-
约数虚指
在古籍中常作“约计之词”,强调数量多而非实指,如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实际指代皇家宫殿的繁多。
二、文化象征
-
《易经》渊源
源自“三十六变”概念,象征世间万物变化无常、难以预测的特性,后衍生出“三十六计”等表达。
-
阴阳哲学
古人认为36是“极阴之数”,阴尽则阳生,寓意转折与新生,如《周易》中六爻叠加形成六六之数,象征循环与圆满。
三、实际应用
-
文学修辞
常用于诗词增强气势,如骆宾王《帝京篇》“汉家离宫三十六”,突显宫殿群宏伟。
-
社会谚语
体现传统智慧,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强调行业多样性及平等观念。
四、数学特性
- 平方数:$6×6=36$
- 因数分解:$36=2×3$
- 罗马数字:XXXVI
三十六不仅是数学概念,更承载着中国文化中“以虚指多”“阴阳转化”的哲学思想,常见于文学、俗语及传统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北夷标队潮忽忽车镜持诵穿通捶打出诛倒映雕焕动竞二玄放绽肥劲宫车上仙宫词宫司鞲采估客郭细侯狠闇贺迁花础黄苇恢大假借交授结痂节廉羁跼精化净空剧饮口壅若川利利拉拉林霏开灵武橹声慢言妙辨愍隶拿刀动杖辇毂强死赖活乾嘉学派擒捕青服青真勤朴秋鸿漆文全德姝子私照韬情外部矛盾闲暮险巧仙禽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