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武火的意思、武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武火的解释

[high heat (on cooking)] 烹调上指旺盛的火

详细解释

指烧菜煮饭等时所用的猛烈的火。与“文火”相对而言。 宋 沉与求 《钱塘赋水母》诗:“絳矾收涎体紆縈,飞刀鏤切武火烹。” 周立波 《湘江一夜》:“﹝ 董千 ﹞亲自往灶口添了一块干柴,说道:‘烧鱼要武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武火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烹饪或中药炮制时使用的猛烈而旺盛的火,与“文火”(小火慢烧)相对。其核心特点是火力猛、温度高、加热迅速,适用于快速烹炒、爆香或收汁等场景。

权威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1382页,明确将“武火”定义为:“烹饪时所用的较猛的火。”


二、语源与历史演变

“武火”一词源于古代烹饪与炼丹术语:

文献佐证: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6卷第1287页指出:“武火谓烈火,与文火相对。”


三、使用场景与实例

  1. 烹饪领域

    • 中餐强调“急火快炒”,如爆炒青菜需武火短时加热,保留鲜脆口感。
    • 例: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载:“炒荤菜用武火,炒素菜用文火。”
  2. 中药炮制

    • 部分药材需武火快速脱水(如炒荆芥),避免成分流失。
    • 例:《雷公炮炙论》载“凡使当归,须武火急炒”。

四、权威引用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82页。

    查看电子版(需订阅)

  2.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6卷第1287页。

    官方介绍

  3.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卷十四“草部·荆芥”条:“取穗用武火速炒。”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原文


五、常见误辨

“武火”是汉语中描述强猛火力的专业术语,其释义与应用均扎根于传统烹饪与中医药文化,权威词典及古籍均有明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武火”是一个多领域使用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猛烈、急促的火力,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1. 字面含义
    指烹饪或煎药时使用的旺盛、猛烈的火,与“文火”(小火、慢火)相对。例如:煎鱼需用武火快速烹制,而煲汤则需文火慢炖。

  2. 词源与示例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诗词,如沈与求《钱塘赋水母》中“飞刀镂切武火烹”,描述用大火快速烹饪食物的场景。


二、应用领域

  1. 烹饪
    武火适合快速加热的菜肴,如爆炒、煎炸,能锁住食材水分和鲜味。

  2. 中药煎制
    煎药时通常“先武后文”,即先用武火煮沸,再转文火慢熬。但发散药、芳香类药材需全程武火,避免药效流失。

  3. 气功与内丹术
    道家典籍中,武火指修炼时用意重、呼吸急促的状态,用于驱除杂念或凝聚精气。


三、与“文火”的区别

对比项 武火 文火
火力强度 猛烈、急促 微弱、缓慢
用途 快速烹饪、煎发散药 久炖、滋补类药材
示例 爆炒青菜、煎麻黄 煲老火汤、熬人参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场景下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权威典籍或烹饪、中医药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

按责长门怨朝秦暮楚丞倅承流持己出乎意料初弦次传旦昔顶门骨东瀛都船恶单风险负襁敢决构讼鬼狐尤豪诞厚遇惠抚混滂斛觫架子床砎石进艸机声就读居心莫测硿然块头夸奇鵾柱髺髮苦行僧利捷礼失而求诸野六房露脸免黜模式识别馁魂疲极蒲类海千秋岁引人生观三家分晋圣觉哂纳适己石箧索具探信铁闷车黈聪透明体携背歇肩西高止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