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鎌採”。用镰刀采集。《梁书·张充传》:“ 充 幸以鱼钓之闲,鎌採之暇,时復以卷轴自娱,逍遥前史。”
“镰采”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án cǎi,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释义
指“用镰刀采集”,常见于古代文献或书面表达。该词也写作“鎌採”,两种写法均被认可。
文献出处
在《梁书·张充传》中有明确用例:“充幸以鱼钓之闲,鎌採之暇,时復以卷轴自娱,逍遥前史。”。此句描述张充在闲暇时以镰刀采集、垂钓为乐,体现农耕或劳作场景中的活动。
用法特点
属于偏书面化的词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强调以镰刀为工具的采集行为。
综合说明
该词无明确近义词或反义词,其核心含义始终围绕“镰刀”与“采集”的结合,可引申为一种传统劳作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梁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的详细释义。
《镰采》是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镰」和「采」。
「镰」是指一种农具,即用于割禾或割草的曲刃刀具。它旁边的「金」字部首说明它属于金属器具的范畴,但它的刀刃部分的形状是曲线的,专门用于收割作物。因此,「镰」字表示一种用来收割庄稼的工具。
「采」意为采摘、收割。它的上面是「木」字部首,表示与树木有关。在古代,采摘或收割是指从树木或庄稼上采集或割取果实、花朵或庄稼成熟的部分。
结合起来看,《镰采》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使用镰刀来收割或采摘庄稼。
「镰」的拆分部首是「金」,它的笔画是10画。
「采」的拆分部首是「木」,它的笔画是8画。
「镰采」这个词来源于先秦时期的《诗经·秦风》中的诗句:“赵山有乔木,隰野有萑苇,长工舂我镰,白日采其蓝”。这句诗描写了一个农人使用镰刀进行收割和采摘的情景。
以繁体字书写的「镰采」为「鐮採」。
在古代,「镰」字的写法较为复杂,由「辶」和「京」两个部首组成,代表着一种收割的行动。而「采」字的写法较为简单,只有一个木字部首,用来表示采摘庄稼。
1. 农民使用镰刀进行庄稼的采摘。
2. 他手握镰刀,开始镰采庄稼。
3. 这个季节的采摘工作需要使用镰刀。
1. 采收:指收割庄稼或采摘的行为。
2. 长镰:指比普通镰刀更长的一种割禾工具。
3. 采摘:指从树木或农作物上取下果实或成熟部分的行为。
1. 割禾:指用割刀或镰刀切断庄稼的茎。
2. 收割:指将成熟的庄稼割下来或收齐。
1. 撒种:指将种子分散地播撒在土地上。
2. 播种:指将种子种植在土地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