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墩锁的意思、墩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墩锁的解释

亦作“墪锁”。犹囚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先监遗事纪略》:“及先监卒后,纍臣被 常太监 云 詿误墪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出票拿人,马房动刑,里外看守,墪锁浄军,皆其职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墩锁"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汉语词汇,主要见于古代文献,其含义可从字义和用法两方面解析:

  1. 字义解析

    • 墩:本义指土石堆砌的基座或矮墙,引申为厚重、稳固之物。在“墩锁”中,取其“固定、沉重”之意,指代一种特定的拘禁工具或方式。
    • 锁:本义指加在门、箱、犯人身上的器具,用以关合或束缚。引申为禁锢、关押。
    • 墩锁:二字结合,指一种将犯人用沉重的锁具固定(或锁在墩状物上)的拘禁方式或刑具。它强调的是一种固定式、难以移动的囚禁状态,区别于一般的关押在牢房内。
  2. 具体含义与用法

    • 作为刑具/拘禁方式:指一种古代用于惩罚或拘禁犯人的手段。犯人通常被用铁链、枷锁等沉重的刑具固定在一个地方(如石墩、木桩或特制的墩状物上),使其无法自由行动。这种方式既是一种肉体惩罚(因长时间固定姿势导致痛苦),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羞辱和人身自由的剥夺。
    • 见于律法/历史记载:该词在明清时期的官方文献(如《大清会典事例》)和地方志中时有出现,常作为对特定罪犯(如行为不端的旗人、宗室成员,或某些轻罪犯)的一种惩戒方式,有时是作为死刑(如绞监候、斩监候)的替代或附加刑。例如:“发往瓮山墩锁”、“墩锁示众”等。
    • 与“圈禁”的区别:“圈禁”通常指在特定房屋或院落内软禁,有一定活动空间;而“墩锁”则更强调身体被固定在一点,活动自由被彻底剥夺,其惩罚性和羞辱性更强。

权威文献佐证:

“墩锁”是一个源自古代司法实践的词汇,特指将犯人用沉重的锁链等刑具固定于墩状物或特定地点,使其完全丧失行动自由的拘禁方式或所使用的刑具本身。它体现了古代刑罚中对人身自由进行极端限制和施加肉体痛苦的特点,主要见于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墩锁”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作为刑具或囚禁手段(主要含义)

  1. 基本定义
    指一种刑具,通过锁住手脚的方式囚禁人,使受刑者无法站立。其名称源于“墩”(底座)和“锁”(固定工具)的组合。
    例如明代文献记载:“墪锁浄军,皆其职管”(《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指将人固定在刑具上监禁。

  2. 使用场景
    多见于明清时期宫廷或官府,用于惩罚犯人。如《金瓶梅》提到“墩锁在门上”,表示将人捆绑囚禁于特定位置。


二、作为成语(较少用)

部分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坚固的锁”,强调牢固性。例如:“墩锁比喻非常坚固、牢固的锁”。但这一释义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方言或特定语境相关。


“墩锁”更常见于历史文献中,指囚禁手段或刑具,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需深入研究,可参考《酌中志》《金瓶梅》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豹裘兵防不媚不暇残疾人差科头呈头躇蹈楚兰聪悟掇拾章句防火漆燔丧扶倾甘贫高曜格调根头乖易关牡嘿嘿蚩蚩皇皇汲汲缴缠家庭教育接纳经史笥旧石器时代酒灶涓彭科约蓝关老臞零茂流灌露筋卖冰煤柱悯贫内燕浓谲佩觹僻学牵经引礼乾燋欠条乔眉画眼切言啓航青膀折困诗调实牢食饟树栽子送书雁素友太公泉渟瀯头昏眼暗团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