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眼的意思、青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眼的解释

[good graces]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跟“白眼”相对)

详细解释

(1).指对人喜爱或器重。与“白眼”相对。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 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 贾 重揖皂帽人,且嘱青眼。”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近来她渐渐感到青春之消逝而 陶先生 之忠诚如昨,在众人未到之先,我们的太太对于 陶先生 也另加青眼了。”参见“ 青白眼 ”。

(2).借指知心朋友。 唐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宋 司马光 《同张圣民过杨之美明日投此为谢》诗:“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剪灯馀话·青城舞剑录》:“久隐 青城 ,忽逢青眼。”参见“ 青白眼 ”。

(3).喻青春年少。 唐 张祜 《喜王子载话旧》诗:“相逢青眼日,相嘆白头时。”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一:“青眼坐倾新岁酒,白头追诵少年文。” 清 方文 《与从子子建感旧》诗:“少年同学惟青眼,易世相逢已白头。”

(4).柳眼。指初生的柳树嫩叶。 宋 李元膺 《洞仙歌》词:“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於人便青眼。”此指柳树长出嫩叶。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柳也,只要你迎过客,送行人,开青眼,展黛眉,伴 陶潜 的见识。”参见“ 柳眼 ”。

(5).砚名。以砚石有青色斑晕得名。 宋 无名氏 《端溪砚谱》:“盖自 唐 以来,便以青眼为上,黄亦为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眼,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对人喜爱、重视或赏识的态度。该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典故,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及来源: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与引申义

    • 字面本义:青即黑色,"青眼"字面指黑眼珠正视对方,区别于"白眼"(眼珠上翻,露出眼白)。
    • 核心引申义:以正视之态表达尊重、喜爱或赏识,如"青眼有加"。
    • 反义对比:"白眼"象征厌恶轻视,典出同一典故(见下文)。
  2. 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对人才、作品等的认可,如"备受青眼"或"青眼相待",强调情感上的青睐与重视。


二、文化典故与权威来源

典故来源:

该词定型于《晋书·阮籍传》:阮籍不拘礼法,见俗士以白眼对之,遇知己嵇康则"青眼相看"。此典成为文人赏识知音的象征。

权威典籍释义:


三、应用示例

  1. 古典文学:

    苏轼《答刘景文》"青眼聊因美酒横",以"青眼"抒豁达之情。

  2. 现代语境:

    "这位导演对新锐编剧青眼有加",表赏识之意。


四、语义关联


参考资料:

  1.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青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核心含义

“青眼”指用黑色的眼珠正视对方,表示对人的喜爱、重视或尊重,与表示轻视的“白眼”相对。


来源与典故

  1. 《晋书·阮籍传》记载
    阮籍不拘礼法,对厌恶之人以白眼相待,对欣赏之人则“青眼有加”。这一典故成为“青眼”的起源。
  2. 诗词中的引用
    唐代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中“青眼高歌望吾子”,宋代王安石“青眼坐倾新岁酒”等诗句,均以“青眼”表达对知己或后辈的器重。

延伸含义

  1. 代指知心朋友
    如唐代权德舆诗句“客愁青眼别”,以“青眼”暗喻情谊深厚的友人。
  2. 形容青春年少
    张祜、王安石等诗人曾用“青眼”指代年少时光,如“相逢青眼日,相叹白头时”。

现代用法

若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晋书》或杜甫、王安石等诗人的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鲍羹贲龟比先阐幽朝路憃弱刀鋋垫隘斗詈二政繁奓夫余浮云蔽日更锣槅子过活翰飞戾天黄娇虺豺晦夜假若计符疾急景耀客邪口内哭庙来祀拦路抢劫乐学两义恋轩离弃漫録马足龙沙眉弓扑箠前卫秦庭之哭去岁三元客胜民石潭时无再来使相鼠梨束物宿囚谈圆说通天假调气退股突兀森郁晩报腕表委是危弦文貍文祝延下欠